专家
科室现状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病理科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成为以消化道病理诊断为学科特色的医教研综合发展平台。目前科室在岗员工31人,其中医师12人,科研及技术人员18人,文员1人。依托医院丰富的临床资源,病理科在结直肠癌和炎症性肠病(IBD)病理诊断方面,具有显著优势。2022年内镜活检标本2万余例,消化系统手术切除标本近2万例,其中结直肠癌手术量近5千。
科室常规开展了活体组织诊断、脱落细胞学诊断、术中冰冻诊断、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项目、特殊染色项目、胎儿尸体解剖学检查以及分子病理诊断。分子诊断实验室检测项目覆盖多个技术平台,如一代测序、二代测序、荧光定量PCR、荧光原位杂交(FISH)、液相芯片技术及细胞染色技术,开展多项消化道肿瘤相关基因检测项目,并在全国率先开展了SDC2启动子甲基化检测项目。
科室已举办5届《消化道病理诊断高级研修班》,邀请了国内外知名消化道病理专家授课并现场带教读片,反响热烈,在业内获得极高赞誉。以黄艳主任为组长的带教团队,通过理论授课与读片相结合,重点指导消化道非肿瘤性疾病的诊断思路、IBD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并将科室十几年积攒的教学病例及疑难病例分享给病理同行。近几年,已有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深圳大学总医院、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郑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南昌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及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同行来院交流学习。
教学方面,科室积极配合中山大学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完成本科理论及实验教学工作,并且培养了十余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含并轨培养专业型硕士),目前有3名硕士在读、3名博士在读。
科研实力
近年来,科室科研实力逐步提升,累计获得科研经费达650万元,科室人员主持及主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项、省级科研资助项目10项,发表SCI论文30余篇、国内核心期刊40余篇。申请专利9项、软件著作1项,分子诊断技术人员均有在分子诊断领域发表论文和申请专利的实际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