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胰脾外科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肝胆胰脾外科成立于20129月,是国家重点临床学科,中山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广东省快速康复外科示范病房和“转移性肝癌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广东省肝胆胰微创菁英俱乐部”发起单位。科室现有教授/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2人,住院医师1人,博士后3名,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4人。其中博士研究生导师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3人,专业护理人员22人。

学科带头人万云乐主任临床工作37年余,在普外科相关疾病领域,尤其是肝胆胰疾病和转移性肝癌等方面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多个国家级和省部级学术团体担任主委、副主委、常委或委员等学术任职;本科室引进人才李国林副主任医师,是全国胰腺青年精英俱乐部成员,曾多次在全国腹腔镜外科大赛中斩获殊荣,在腹腔镜肝肝胆胰手术方面具备丰富的手术经验和技巧。

本科室除常规开展原发性肝癌、胆囊癌、胰腺癌、胆囊(管)结石、肝血管瘤、肝囊肿、胰腺良性疾病、脾疾病等各类专科良恶性疾病诊治工作外,依托我院胃肠道肿瘤疾病优势和转移性肝癌主委单位两大平台,建立了完善的结直肠癌肝转移个体化外科治疗体系,至今累积完成肝转移瘤手术超过1000例。同时在肝胆胰脾肿瘤的微创手术、根治性切除与精准器官功能保留手术等方面独具特色和优势。

 

特色诊疗

(1)肠癌肝转移的精准外科治疗(术前转化+手术切除+术中消融)

紧跟国内外最新治疗指南,始终贯彻肿瘤的根治性切除与肝脏的器官功能保留并重的观念,在保证手术疗效的前提下保留更多正常的肝脏实质;始终保持手术的安全有效性与手术的个体化、微创化并重的理念,有序的开展肝转移瘤疑难病例的多学科会诊和微创手术治疗,使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外科手术最大获益的同时,也有利于患者在术后更早的开始进行综合治疗。

 

(2)肝胆胰疾病的个体化微创手术治疗

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指导下,普外科的珠穆朗玛峰已成为本科室常规手术,本科室接受该术式的患者中年龄最大接近90周岁,术后住院时间最短仅为7天,在手术时间、术后康复时间、平均住院费用等方面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本科室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和微创手术技术的联合应用下,在胰体尾部良恶性肿瘤手术方面的微创化、精准化、快速康复化效果显著,包括联合脾脏切除的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式也得到广泛开展。

腹腔镜肝切除术:包括原发性肝癌的规则性肝切除(半肝切除/肝段切除/肝叶切除),以及除结直肠癌外其他肿瘤的肝转移癌(乳腺癌肝转移、胸腺鳞癌肝转移、子宫内膜癌肝转移等)、肝血管瘤、肝囊肿等疾病,在肝脏良恶性肿瘤的微创手术切除、根治性切除与精准器官功能保留手术等方面独具特色和优势。

肝胆管结石的微创治疗:包括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肝内胆管结石等疾病,常规开展相关微创手术的治疗,力争在一次治疗中为患者解决多部位共存结石问题。

 

(3)肝胆胰疾病的个体化器官功能保护手术

通过积极探索和总结经验,针对良性或低度恶性的肿瘤,科室常规微创开展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十二指肠乳头局部切除、胰腺中段+端端吻合以及保脾胰体尾切除等器官功能保护术式,在彻底治疗患者良性肿瘤的前提下,尽可能不破坏人体本身的天然结构和功能,为患者力争更优的治疗结局,保留更多更完整的器官功能。

 

(4)肝胆胰恶性肿瘤的个体化综合治疗

在紧跟国内外最新治疗指南和专家共识的前提下,结合患者肿瘤相关分期和分级情况,充分利用我院多学科会诊专家们的群策群力优势,为不同阶段、不同病情的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在转化治疗和系统治疗的基础上,以外科治疗为中心,以综合治疗为手段,为提高肝胆胰恶性肿瘤患者总体根治性手术切除率和远期生存率保驾护航。

 

(5)其他常见肝胆胰恶性肿瘤的根治性微创手术切除

本科室常规开展壶腹周围癌根治术、胆囊癌根治术以及胆管癌根治术,其中,壶腹周围癌根治术通常使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进行治疗(请参照科室特色技术第二点第一条内容),胆囊癌根治术和胆管癌根治术通常需要使用腹腔镜肝部分/肝段/肝叶切除(请参照科室特色技术第二点第三条内容),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和微创手术技术的联合应用下,本科室尽可能提高肿瘤患者手术方面的微创化、精准化和快速康复化,减轻患者手术的身体和心理双重负担,缩短术后康复时间,尽早为患者进行后续治疗,以期提高患者肿瘤的手术根治率和延长术后复发时间,提升相关肿瘤疾病治疗的有效率和生存率。

 

科研实力:

科室成员主持或参与国家973计划、国自然和省级科研项目10余项,在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如《Lancet Gastroenterol Hepatol》《HepatoIogy》等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获得科技成果奖三项,荣获羊城好医生和“岭南名医”等荣誉称号,长期与国内外同行开展学术交流和合作,并获得高度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