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外科二区

科室现状:

结直肠外科二区开放床位49张,年均治疗量达1500余人次,手术1300余台,其中4级手术达800台。科室医生共10人,教授、主任医师 1 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 3人,主治医师 4 人,医师 2 人。获得博士学位者 8人。博导 1 人,硕导 2 人。护理团队共20人,包括主管护师2名、护师14名、护士4名。

病区是全国经肛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例数最多单位、全国低位直肠癌保肛保功能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结直肠癌外科中心,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目前是中华医学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名誉组长,中国经肛腔镜学院院长、中国医师协会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专委会主任委员及中国 NOSES 联盟广东分会理事长的挂靠单位。

特色诊疗:

1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aTME)

经过近10年的发展,科室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直肠癌taTME手术中心,全国首家结直肠癌无切口病房,全国最大的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心。并且建立了经肛腔镜外科体系,首次在国际上报道了经肛直肠海绵状血管瘤切除术,经肛直肠吻合口狭窄重建术,经肛腔镜直肠巨大间质瘤切除术,经肛腔镜直肠黑色素瘤切除术,经肛腔镜全结直肠切除术,经肛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等一系列新术式。并在国内牵头发布多部经肛腔镜外科指南。

2022年,由汪建平教授和王杉教授亲自主审,康亮教授主编,凝聚全国12家结直肠外科肛门中心,共同打造的第一部关于taTME的中文著作《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在人民卫生出版社重磅出版。新书一经面市,就得到了广大同行热烈期待和反响。

2结直肠癌腹部无切口手术

传统的开腹手术切口长达15cm 左右,尽管腹腔镜手术是微创手术,但仍在腹壁留有5-6cm 的切口,不仅影响美观,术后还可能出现切口感染,疼痛,切口疝及切口下肠粘连甚至术后肠梗阻等并发症,对患者心理和生理上均有较大影响。科室在汪建平教授,康亮教授的带领下, 围绕结直肠癌患者的需求,瞄准学科发展前沿, 逐步形成了大肠癌无切口手术这一对学科发展有重要意义的临床特色,将经肛腔镜外科、 NOSES 技术及全腔镜吻合技术结合,在全腔镜下完成肠管重建,经自然腔道取出标本, 实现了结直肠癌全腔镜无切口手术。同时,科室重点发展无切口结直肠癌手术的教学和科研,举办继续教育、专题讲座、短期培训等,取得了同行业的广泛认可和肯定,在 2019 7 月,科室主任康亮教授被推举为中国 NOSES 联盟广东分会理事长。

3腹膜后与盆底肿瘤外科

我院腹膜后与盆底肿瘤专科成立已 2 年余,目前设置在结直肠外科二区,是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腹膜后疾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单位。科室黄亮副主任对胃肠间质瘤、 腹膜后良恶性肿瘤的诊治经验丰富。

(4)结直肠癌多学科诊疗(MDT)

科室积极推广结直肠癌的规范化治疗和多学科诊疗模式,定期开设 MDT 和经肛腹腔镜手术的高级研修班。在科主任康亮教授带领的 MDT 团队努力下, 多次和外院 MDT 团队交流, 同时团队多次闯入 CSCO 大中华区结直肠癌 MDT 总决赛,并在 2018 年取得全国第三名的好成绩。

科研实力:

科室承担和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 广东省自然面上项目、 中山大学 5010 临床医学研究项目等各级课题 10 余项。近 3 年共发表 SCI 文章 40 余篇;发表国内核心期刊文章 50 余篇。在经肛腔镜外科领域,科室发表了多篇全国甚至全球临床研究成果,大大提升了科室在国内结直肠癌临床研究领域的声誉。受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中国经肛腔镜学院委托, 我科在 2015 年牵头制定《直肠癌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专家意见》, 2017 年参与制定《直肠癌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专家共识与手术操作指南(2017 版)》, 2018 年牵头制定《中国经肛腔镜外科培训体系(第一版)》。2019 年,科室主持和组织了全国相关专家召开了经肛腔镜外科手术专家共识会议,并于会议后执笔制定 《中国经肛腔镜外科专家共识(2019版》 ,在国内多个杂志刊登发表,这些专家共识的发表, 体现了科室在低位直肠癌治疗特别是经肛腔镜直肠癌的治疗处于国内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