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报】明明便血,为何胃肠镜检查不出异样?
媒体报道
阅读:

经常便血、腹痛、消化不良,大家第一时间会想到做胃肠镜检查,但检查后却未发现异常。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小肠内镜科副主任医师郭勤表示,这是因为有些病灶可能藏在“深处”——小肠之中。


小肠疾病易被误诊、漏诊


食物经过食管、胃后,先进入小肠进行营养吸收,最后才进入大肠。而胃镜经口腔进镜,主要观察的是食管、胃、十二指肠等上消化道;结肠镜经肛门进镜,主要观察下消化道。居于中消化道、九曲十八弯的小肠一旦发生病变,诊断、处理起来困难重重。
以往,由于无法对深部小肠常规进行直视下检查,小肠疾病成了误诊
率和漏诊率最高的疾病。 


教你揪出小肠疾病


患上小肠疾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腹痛、腹胀、腹泻、腹部包块、出血、
贫血、消瘦、梗阻等。因此,当有原因不明的消化道(小肠)出血及缺铁性贫血、疑似小肠肿瘤或增生性病变、
小肠吸收不良综合征、怀疑小肠克罗
恩病或肠结核、相关检查提示小肠存在器质性病变,以及不明原因腹泻或蛋白丢失等的患者,做胃肠镜往往都是“未发现异常”的,可能是病灶藏在小肠“深处”。 


如何检查小肠疾病呢?郭勤表示,一般胃肠镜查不到,可做胶囊内镜来检查小肠。但对于有憩室、
先天小肠发育畸形、狭窄、
炎性疾病造成小肠狭窄的患者来说,胶囊内镜可能出现胶囊嵌顿。 


因此,临床上建议进行小肠镜检查。小肠镜不但能检查全段小肠的黏膜情况,对一
些特殊炎症性疾病也具有重要价值,
还能取到病变部位进行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