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授业,医道绵长;躬耕教坛,强国有我!
十几年来,中山六院的“园丁”们始终躬耕于医教研一线,他们以培养医学人才、提升医疗服务质效、传承医者仁心为己任,为六院实现高质量发展持续输送不竭动力,为强国建设添砖加瓦!
今年9月10日是第39个教师节,为激发我院教师立德树人的使命感,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发挥教师的辐射引领作用,推动我院教学工作高质量发展,特推出教师节师者风采宣传专栏,一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负责人、中山大学临床教师教学技能大赛特等奖获得者们的风采!
陈俊榕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全科医学科
名师简介
陈俊榕,中共党员,在读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全科医学科副主任(主持工作),雅和医疗中心副主任(兼,主持工作),老年医学科主任(兼),全科基地教学主任,全程导师,教学督导,广东省全科骨干师资,国家级住培师资,广东省全科普通师资班和全科骨干师资班的授课老师。
社会任职:广东省医院协会全科医学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委,中国老年医学学会慢病防治与管理分会常委,广东省健康养生协会消化健康分会消化内镜专委会常委。
所获荣誉:多次获得广东省柯麟医学教育基金会优秀教师、教学先进个人、优秀住培带教老师称号;荣获广东省全科住培指导医师教学查房二等奖、中山大学临床教师教学技能大赛特等奖、中山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等。
医疗专长:消化系疾病如胃食管反流、消化性溃疡、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便秘、肠易激综合征、胃肠道息肉等的诊治,对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的诊疗有丰富临床经验。专注全科糖尿病、高血压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等疾病的诊疗、全科未分化疾病如不明原因消瘦、头晕、乏力的鉴别诊断,围手术期管理,以及亚健康人群的全生命周期健康维护和疾病预防。
初心常观照,师道重传承
2008年陈俊榕于中山大学临床医学系本科毕业,保送至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攻读内科学硕士研究生,而后留院工作至今。目前中山大学医学博士研究生在读。充实的专业学习,为她在漫漫医路上求真探索、砥砺前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她感恩母校,感恩给予帮助她成长的老师们。她初心不忘,始终保持对医疗卫生事业的忠诚、对治病救人职业的热爱。
身为附属医院的一名医生,她认为中山大学师道的传承,“教”是一项重要使命和责任。实际上,“教”已经成为她的坚守和热爱。为了更好地“教”,她孜孜不倦,精进不止,坚持以学促教,教学相长。“她身上总有一种气息在不断地感染你,让你不自觉地向她学习,像她一样不断去进步。”学生陈爽如是说。
患者的好大夫
学生的“老母亲”
作为患友们信赖的好医生,陈俊榕扎根临床一线十余年,始终以救死扶伤为己任。
每天上班路上她就已经规划好了一天任务,早早到院开始工作,雷打不动坚守临床岗位,为患友们排忧解难。她每次出门诊,就会从早上8点一直看诊到晚上6-7点,有时日门诊量超过80人次,也不限号。她说:“六院消化道专科特色明显,有就诊需求的患者特别多,很多患者经常挂不上号,多看一个患者就多一份安心”。面对疑难杂症,她夙兴夜寐力求攻克,以中山六院炎症性肠病诊疗中心为平台,诊治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等疑难病例超2000人次。爱岗敬业和真挚关怀让她得到了很多病友的认可和长期追随。
作为三尺讲台上的教师,她始终以学生为中心,牵挂着学生的学习、生活、工作情况。
当有学生生病需住院时,陈俊榕总是帮忙联系住院、到床旁探望、辅导功课;也经常利用下班后的休息时间,为大家补理论课、培训临床技能操作。她身怀六甲,依然坚守教学一线,为学生们进行小讲课、教学查房、病例讨论。学生蓝晓颖满怀感恩地说:“我们都喊她‘大师姐’‘老母亲’,她总把我们当自家孩子,小小的身体里藏着大大的能量,总喜欢操着几百亿的心,总能用自己的资源为我们请到各科老师进行额外义务授课,只为让我们的从医路走得更顺畅一点。”
精研教学法,优育全科人
近年来陈俊榕专注全科医疗领域疾病的诊疗,致力于慢病管理相关研究。为响应“健康中国”的号召,更好地培养全科医生,作为广东省住培全科师资班和全科骨干师资班的授课老师,她多次深入基层为各地市县、社区的全科医师进行培训,获益学生近1000人次。在教学研究方面,她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构建与探索相融合,持续探索院校教育到毕业后教育(住培教育等)全链条的纵向培养模式,探索不同教学方法在临床教学中的教学效果,不停研究改进,例如她曾在全科实习中加入叙事医学模式,让学生听懂患者的故事,了解患者的心理和情感状态,更好地与患者进行沟通,锻炼学生医患沟通能力。
星光不负赶路人,平芜尽处是春山,一步一步走来,沾满泥土,也撷取芬芳。作为主要参与人之一的作品获2021年中山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获IBD病例演讲比赛全国总冠军;多篇住培相关论文被《中国高等医学教育》《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等杂志收录;主持校级教改课题2项、省级教改课题2项。
在具体教学中,她始终坚守课堂一线。从本科生通识课、医科专业课、见习实习课到毕业后教育,她都深度参与,并且持续探索最优教学法。她尝试将全科-专科-社区联合教学案例融入教学查房、病例讨论、小讲课等教学过程中,例如全科、社区与消化内科的联合教学查房,由消化内科医生带教消化道出血患者住院期间的诊疗措施,由全科医生带教双向转诊指征,由社区医生带教消化道出血患者社区随访管理,让全科学生在一次教学活动中就可多维度、多层次地学到知识。
她致力于把全科医学中的“全人”理念落实到临床工作中,真正地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采取目标导向主动学习带教模式,因材施教多维融合,运用PBL教学方式,CPC教学方式、Workshop多种方式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好奇心,提高学生对学习的投入度,给予全科住院医师个性化指导;利用院内外、多学科、医护共建等资源为学生成立全科临床技能工作坊等。
在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中,学生全科临床思维得到充分锻炼,优秀案例入选中国医学论坛报“感染年度精华案例”;学生临床技能水平得到提高,2023年度全科学生结业考试通过率100%。她带领学生参赛获中山大学教师临床教学技能大赛特等奖、广东省首届全科专业住培指导医师教学查房技能竞赛二等奖。“从她的身上,我看到了一名优秀全科医生的摸样,当好社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为健康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学生廖金明感慨道。
春风化雨时,桃李争先忙
师者,除了“传道授业解惑”,更要注重德育,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
面对疫情,全科医生责无旁贷。在“抗疫”这场无硝烟的战争中,陈俊榕身先士卒,积极投身医院发热门诊建设与管理、多次外派支援疫情防控工作,被评为中山大学优秀共产党员、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平时,她也注重将思政教育深度融入住培教育,通过不懈努力,陈俊榕作为主要参与人完成的教学成果获广东省本科高校课程思政优秀案例二等奖,《以“一体两翼”为基、“两思两改”为纲,创新课程思政体系建设》获得2023年中山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
言传身教守初心,桃李不言自成蹊。陈俊榕老师坚守教学初心,教学相长,于点滴之间细微之处与学生共同成长相互成就。她鼓励学生在做好个人防护、通过培训考核的前提下,参与大规模核酸检测等外派任务,鼓励学生承担广州市某大型疫苗接种点医疗保障任务,学生获“医院抗疫先进个人”光荣称号,抗疫事迹被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平台及广东省医师协会平台先后转载报道。
对医学生的寄语:
珍惜当下,乘风破浪,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