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学教育领域,培育卓越医学人才是时代赋予的使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住培)作为医学生涯启航后不可或缺的关键篇章,牢牢占据着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的核心地位,承载着塑造高水平医疗人才的重担。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是专注于培养优秀医疗人才的住培先进基地,作为其中的一份子,神经内科专业基地秉持着追求卓越的理念,致力于探索提高培训质量,在提升学员人文素养方面实施了一系列举措。
医学教育远不止于培养知识广博、技术精湛的医学人才,更在于锻造学员健全之人格、高尚之医德。人文教育至关重要,与专业教育交相辉映,通过深度融合人文理论与实践教育于医学教育的每一环节,全方位、深层次地提升医护人员的人文素质。
除了医学理论知识、医疗技能技术的培训外,本基地还注重提升学员的人文素养,致力培养他们成为既握有精湛医术又怀揣人文关怀的医务人员。
为进一步提升人文素养教育的质量和深度,基地特别邀请了一批在医学人文教育领域具有丰富经验和深厚学识的专家,他们以实际的临床工作需求为出发点,匠心打造院级人文教育课程——《立德树人-彩虹桥医学人文教育彩虹桥系列课程》,课程内容涵盖了医学伦理、医患沟通、医学历史、医学人文精神等诸多方面。该系列课程的推出,旨在通过人文教育视角,提升住培医师的职业素养和人文关怀能力。同时该课程通过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巧妙结合,带教师资亦能借此深化对医学人文价值的体悟,增强自身带教能力。
此外,基地与医学人文教育专家紧密携手,持续推动课程内容的迭代升级,确保教育课程紧贴时代脉搏,满足医学教育前沿需求。这样的课程设计和实施,无疑为医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特别是人文素养的深化,构筑了坚实的支撑与保障。
在日常工作中,带教老师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着重强化医学人文素养方面的传授,旨在培养学员对患者的同理心和沟通技巧。基地小讲课亦融入《医学人文问诊》等人文课程,并巧妙应用思政元素,引导学员在临床实践中灵活运用人文关怀原则与技巧,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共融。
日常考核及年度考核是评价学员学习成果和能力发展的重要手段。一方面,本基地将“医德医风”、“是否尊重患者及家属的合理要求,是否愿意倾听”、“通俗易懂地回答患者的问题”及“是否对科室成员/护理人员礼貌尊重”等方面纳入日常考核评价体系,并确保及时给予学员反馈与指导。另一方面,为进一步提高学员综合素质,在组织年度考核时,基地参照广东省结业考核项目,将“人文沟通能力”纳入考核内容。
“以考代练,以考促学”,在日常与年度的考核中,学员得以在贴近实战的场景中锤炼技能。备考之际,学员总结人文知识和沟通技巧,这一过程本身就是对实际工作能力的一次磨砺与提升。尤为重要的是,将人文沟通能力纳入考核范畴,不仅激发了学员对人文素养的持续探索热情,更促使他们在日常学习与工作中,自然而然地将人文精神融入于医疗服务之中,进而全面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与温度。
基地通过开设人文教育课程,将人文沟通能力纳入考核评价体系,有效地使学习和实践相结合,不仅增强了学员的应考能力,还促进了他们对人文素养的珍视与追求。
通过实施上述一系列综合性措施,基地在提升人文素养、提高学员岗位胜任力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我们将持之以恒,打造一个集学术研究、临床实践和人文关怀于一体的全方位培训平台,助力每位医学人才的成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