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结直肠癌发病率全国最高
在去年广州市疾控中心发布的数据中,目前广州市发病前五位为肺癌、结直肠癌、肝癌、乳腺癌、鼻咽癌;死亡前五位则分别是肺癌、肝癌、结直肠癌、胃癌、鼻咽癌。在所有癌症中,结直肠癌上升最为“抢眼”,发病率由十年前的第五位上升到第二位,死亡排名则在十年间从第五位升到第三位,均高于国际平均水平,接近欧美等发达国家。
全国癌症登记结果显示,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由2003年25/10万上升到2008年31/10万。而广州居民结直肠癌发病率竟然突破45/10万!这个数字在全国31个肿瘤登记点中发病率位居第一。
结直肠癌发病形势严峻,根据其发病部位,我国直肠癌患者约占结直肠癌的70%,男性多于女性,发病年龄多在40~60岁,高峰在50岁左右,我国的中位发病年龄比欧美提前约十年,且青年患者比欧美多见,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院长兰平教授认为,这主要与国人的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有关。
多学科联合诊疗为国际趋势
据悉,目前国际上知名的直肠癌中心已普遍使用一种治疗策略,在直肠癌的规范诊治过程中,首先从高危人群中进行筛选,接下来由医生在消化内镜下摄取足够多肿瘤组织活检,病理科明确病理诊断,结合包括放射科、超声科等影像科综合评定患者的临床分期,还可考虑在分子诊断层面给出患者的遗传或表观遗传的特性,然后由包括结直肠肛门外科、化疗科、放疗科等临床学科在内根据个体情况共同讨论确定具体治疗策略,最后按期随访治疗效果。大量的证据表明:这种多学科协作(MDT)的模式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中山六院直肠癌联合诊治中心首席专家、著名结直肠外科专家、中华医学会结直肠外科学组组长汪建平教授指出,目前直肠癌已被医学家普遍认为不仅是一个单一专科的疾病,而是一组疾病症群,涉及到多个学科。因此他们倡导直肠癌的诊治模式也从单一的外科治疗逐渐转变成以外科治疗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治疗,并将诊断从住院部病床前的多学科联合会诊直接提前到门诊,让患者在门诊就诊时就能够享受到多学科联合诊疗(MDT)。在MDT门诊,患者只需挂号、提供资料、提出疑问即可,不需要艰难地辗转于多个科室,也不需为多种治疗意见无从选择而苦恼,不仅降低了就诊难度,节省了时间和金钱,而且提高了诊治效率。
名词解释:MDT——即由多个相关学科专家组成相对固定的专家组,针对某种疾病进行定期定时的临床讨论会,从而提出最佳诊疗意见的临床治疗模式。
6-13个专科共同看诊 网上或电话预约24小时内响应
华南首个直肠癌联合门诊挂牌启用(左起分别为: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副院长彭俊生教授;中山大学常务副校长汪建平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院长兰平教授)
据了解,中山六院的直肠癌联合诊治中心是由该院结直肠肛门外科牵头、联合相关科室成立的多学科联合诊治中心,旨在借鉴“一站式服务”的理念,采取多学科专家联合门诊的形式,应用国内领先的各种先进诊疗技术,例如基因测序的方法先了解肿瘤细胞的特性,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化疗药物;用特异性磁共振序列清楚反映肿瘤的大小、距离肛门的距离、浸润的深度;用PET-CT或者磁共振类PET了解是否存在远处转移;治疗前最大程度明确肿瘤的范围,以指导治疗的选择。确保一位直肠癌患者仅需一次门诊就诊即得到多个相关专科专家的共同会诊。
门诊开设五天,周一到周五均有,每个时间段限挂5个号,每个患者诊疗时间30分钟,为患者的各种问题提供详细专业的解答,患者可在就诊时间中与最少6个最多13个相关学科的专家尽情“博弈”,在治疗过程中学会应怎么护理自身(尤其有造口病患),怎样提高生活质量,怎样规范治疗饮食及预后康复饮食,最终确定最合理的个性化治疗方案。
据介绍,该中心还设有专门的网站介绍所有与直肠癌相关的内容,包括预防保健、诊断、治疗、康复,并实时更新,让更多的人了解直肠癌应怎样预防,怎样去筛查早期诊断。中心还启用了“中山六院直肠癌诊治中心”的官方微博,所有直肠癌患者均可通过这个平台与中心人员进行沟通交流。
需要看联合门诊的患者,只需要通过网站预约www.zs6y.com点击直肠癌中心的预约图标填写姓名和电话,或电话预约020-38254084,24小时之内会有专门的人员联系您,告诉您需要准备的材料并为您安排好就诊时间。(通讯员/摄影:简文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