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科技报】“丁克”变“悔丁”遭遇生育艰险
媒体报道
阅读:

本报记者 杨颖 姜淦 通讯员 简文杨 张顺


随着电视剧《夫妻那些事儿》的热播,故事的焦点对准了都市高学历、高收入阶层,话题直面丁克、怀孕、生育等,细节生动、丰富,被观众称为“造人第一剧”。当剧情折射到现实,一些当初的“丁克族”变身“悔丁族”,在大龄时又想怀孕,科室却遭遇生育难的问题。


高龄父亲备孕之“困”


剧情1《夫妻那些事》中的林君和唐鹏夫妇因丁克错过了生育的最佳时期。待到林君决定要孩子时已经36岁,为了怀孕,夫妻双双进行了一段让人哭笑不得的备孕之路。没想到,当夫妻二人将生育计划提上日程时,反而却无法怀孕。


那么,高龄夫妻备孕之“困”到底有哪些方面呢?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副主任黄睿表示,主要有生理、病理和心理三方面的原因。


高龄产妇随着年龄的增加,生理和病理上的原因都会减低生育机率。“目前不明原因不孕占到门诊的10%左右,”黄睿说,“病理性的不孕占到90%左右,大多是由人流或者其它妇科炎症,造成输卵管梗阻、排卵障碍等。而高龄妇女的生育困难原因主要在于卵巢功能下降,也有部分年轻患者因各种原因引起的卵巢早衰而丧失生育能力。”


除此之外,黄睿向记者谈到,紧张情绪对排卵也有影响。“目前临床上,也会出现因为对生育有着迫切的要求,女性多有排卵异常、男性勃起障碍等。”


辅助生殖运用之“险”


剧情2林君决定要孩子以后,却因为年龄和身体状况,经历了宫外孕,并在随后一段时间内无法怀孕而求助辅助生殖技术。但夫妻俩到医院咨询后得知成功率并不是百分百。


黄睿说,年轻夫妻每同房一次的自然怀孕率是15%-20%35岁以上,仅为10%左右。在判定是否是不孕症,还要根据时间来衡量。世界卫生组织热为,夫妻双方在一年内没有怀孕的迹象,才被视为不孕。


“目前的辅助生育技术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黄睿谈到,“现在即使女性年龄超过35岁,进行体外受精辅助生殖技术(即是管婴儿技术),成功率也已达40%-50%。”


高龄自然生育之“难”


剧情3林君在决定要孩子后,曾被医生告知雄性激素过高、卵子质量差等,让她一度情绪低落。


“林君许久没能怀孕,很有可能是卵子质量差造成的。雄性激素过高最常见的是多囊卵巢综合症、肾上腺肿瘤或肾上腺增生等,患者会有很明显的体貌特征,如体毛很重、肥胖等。”黄睿说道。


排除雄性激素问题,那么林君最有可能就是卵子质量差。那么卵子质量差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它有可能通过身体的调理而编号吗?


“决定卵子质量最重要的因素是年龄,想通过调理身体使卵子质量变好,这种做法只是治标不治本。”黄睿说。


专家建议:年龄越大,卵子收到环境和污染的影响就越多,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卵巢功能也在逐渐退化,卵子也会因氧化而收到损伤。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身体的变化,如果月经周期从原来的28-30天,缩短到25-26天,那么很有可能是卵巢功能下降的信号。吸烟者的卵子要比其他人早衰2年。


话题延伸


不能盲目做丁克


虽然林君夫妇最后还是怀上了孩子,但解放军第四二一医院心理咨询师王允个告诉记者,不少丁克族的想法仍然未得到长辈的理解,这无形中就增加了心理负担。


专家解析:“有些丁克族可能会选择抱养孩子,或养宠物以宣泄繁衍后代的天性。”她说,这种做法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心理上的需求,但当下有不少丁克族更像是盲目跟随潮流,或为逃避一时的责任。她以自己身边的一位丁克朋友为例:她虽然已经成家,但仍然长期生活在父母身边,行为举止可反映出其心智尚未成熟。


据王允个介绍,还有一些丁克:他们看到周围朋友有了孩子后,就把一切都给了孩子,而没有了自我,由于不想承担有孩子的责任,他们选择了丁克。


专家建议:对于持丁克观念的人群应该尊重的态度,但同事也应提醒,要想成为丁克,必须一开始就得有成熟的想法。“林君夫妇的故事告诉我们,小孩不是想生就能生的,时间过了就没机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