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科技报】“大胖小子”潜藏疾病风险
媒体报道
阅读:

本报记者 杨颖 通讯员简文杨


 


     近日,芜湖市某医院产科一名产妇剖宫产下一名男婴,该男婴出生时的体重达6.23公斤,约合12斤半重,创下芜湖市新生婴儿体重最高历史纪录。然而这种巨大婴儿却并不为医生们所提倡,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妇产科副主任、产科负责人、副主任医师周兰萍说,足月胎儿的体重最好控制在2.5-3.5公斤左右,当孕妇出现妊娠期糖尿病、营养过剩、体重增加过快时,均是产生巨大胎的高危因素。


 


巨大胎产生高风险


     受传统观念影响,能抱上一个“大胖小子”是每个家庭最幸福的事儿了。为此家人也会无节制地让孕妇进补。周兰萍副主任认为,这种做法不可取,因为可能出现营养过剩,易催生出巨大胎儿。巨大胎儿生产过程中,妈妈容易出现产后出血、难产(剖宫产、产钳及肩难产等)、阴道损伤等等,宝宝也容易出现缺氧窒息、产伤(如锁骨骨折、臂丛神经受损等)、低血糖、高胆红素血症(俗称黄疸)等并发症。巨大婴儿长大后肥胖、高血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的几率都会比一般人高。


 


科学饮食很重要


     周兰萍副主任说,由于孕期营养过剩、孕妇体重增加过快和母亲为糖尿病患者,而生产出巨大胎的不在少数。因此孕期要从饮食入手来控制孕妇体重的合理增长,科学的饮食营养非常重要。


     1.合理膳食、均衡营养。按照中国居民膳食宝塔的要求,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富含叶酸、铁的食物,并保证每天摄入一定量的奶类、大豆及制品、鱼、肉、鸡蛋等优质蛋白质。


     2.食物要清淡、可口。每天盐的摄入量不超过6,孕妇尤其忌烟酒浓茶,少吃煎、炸、烧烤类食物。


     3.培养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少食多餐,食不过量;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习惯,避免晚睡晚起,保证充足睡眠。


坚持产检 控制体重


     周兰萍副主任提醒准妈妈孕期一定要做好定期产检。通过与医生面对面的检查,可以尽早发现产科异常情况,如妊娠期糖尿病,巨大胎等等,若孕期体重增加过快,医生会给予饮食营养指导。不同体型的孕妇,推荐孕期体重的增长率是不同的,体重越重的孕妇增长率越低,大概平均体重推荐每周增长0.3-0.5公斤。建议孕妇在没有运动禁忌的情况下,保持每天30-6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散步、瑜伽等。


 


相关知识


什么是巨大胎?


     周兰萍副主任解释说,胎儿体重达到或超过4公斤者为巨大胎。巨大胎的产生与以下因素有关:


     1.糖尿病:糖尿病孕妇巨大胎的发生率为26%,非糖尿病孕妇的发生率5-8%


     2.营养和孕妇体重:孕期营养过剩、肥胖、体重过重易发生巨大胎。


     3.遗传因素:身材高大的父母巨大胎发生率高。


     4.过期妊娠:少数胎盘功能良好的过期妊娠巨大胎较足月妊娠发生率增加3-7倍。


     5.产次:有资料报道胎儿体重随分娩次数增加而增加。


     6.环境因素:平原地区发生率高于高原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