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报】按时做肠镜仍患结直肠癌?或因漏诊锯齿状息肉
媒体报道
阅读:


记者 蒋隽 

通讯员 简文杨

肠镜是目前公认早发现早诊早治结直肠癌的最有效手段。但据近日中山六院研究人员发表在国际胃肠专科领域排名第一的期刊<<胃肠病学>>(Gastroenterology)上的研究成果,对14万人随访后发现锯齿状息肉在常规结直肠镜筛查中容易被漏诊,而由它发展而来的结直肠癌占比接近三成。

据介绍,2017年,中山六院结直肠外科兰平教授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国结直肠肿瘤筛查和干预技术研究”)的资助,逐步开展结直肠肿瘤筛查工作,并委派何晓生副主任医师前往哈佛医学院麻省总医院与临床转化流行病学中心Andrew T. Chan教授和宋明洋助理教授合作,专攻结直肠肿瘤预防干预研究。

对于如何预防间期结直肠癌(接受常规筛查或监测检查未发现,在推荐的下一次检查日期之前发现患结直肠癌),研究者们留意到了锯齿状息肉(因隐窝处上皮折叠、显微镜下呈现锯齿状而得名),并选择基于人群的3大前瞻性队列(NHS,NHS2,HPFS)。这3个队列最早始于1976年,每两年发问卷调查入住者的生活习惯、患病及用药情况,每4年询问饮食情况,一直随访至今。本次研究共纳入141143位曾接受1次或多次结直肠内镜检查者,进行18~20年的随访,期间共发现7945例锯齿状息肉和9212例腺瘤。研究发现,结直肠癌高危因素中吸烟、饮酒和体重指数与锯齿状息肉明确相关,特别是近端结肠和≥10mm大息肉,而饮食因素(包括食用纤维、叶酸、钙以及维生素D)能降低腺瘤的发生,特别是具有侵袭性的腺瘤。也就是说,通过控制吸烟、饮酒和体重能降低锯齿状息肉的发生,从而降低间歇性结直肠癌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