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都市报】抗癌护士长:科室需要时,依然能顶在护理岗位第一线
媒体报道
阅读:

她是一名产科护士长,同时也是一名抗癌斗士。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羊城、南粤需要抽调大量的护士前往核酸检测一线时,刚刚结束化疗的她会重新回到病区,填写各种报表,安排好科室的护理工作。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产科护士长刘嘉琦,就是一名这样用生命在护理事业上奋斗的普通护士。


kangai .jpeg


心怀赤忱,用温暖感化患者

一头利落的短发,整洁的白衣和燕尾帽,在中山六院产科总能看到护士长刘嘉琦的身影,举手投足间都彰显着干练。

“在那段难忘的工作岁月里,每当遇到困难,感到难以支撑时,我就会想起考入助产士专业的誓言,继承我母亲的事业,听着世界上最美好的声音,那是陪伴我、帮助我的精神良药。”这是刘嘉琦在入职产科时,自己认为平凡但却骄傲的理想。如今,她从事产科护理工作已有22个年头,每天轮转在病区,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

kangai .jpeg


在工作中,她展现了产科资深护士的专业与负责,每天带着其他护士到病床边进行交接班,认真查看每一位孕产妇和宝宝的情况,为产妇听胎心、测血压,心理疏导,缓解疼痛,承担起做“家长”的责任。刘嘉琦为科室树立榜样的同时,还赢得了产妇和家属对她的信任和赞许。

产科的病人相对其他科室来说特殊一些,特别是在分娩高峰期时,难免会有病人和家属在护士站发脾气,这时刘嘉琦总会第一时间到场,面带微笑地把情绪不满的患者或家属请到一边,认真倾听诉求,温言细语安抚,舒缓他们烦躁和紧张的情绪。


kangai .jpeg

用创新护理带动护理事业发展

作为护士长,除了以身作则提供优质服务,刘嘉琦还带领护士们转变工作模式,引导大家学会站在病人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她每月组织护理业务学习,和大家一起分析科室存在的问题,集思广益制定整改措施,坚持制度创新,不断与时俱进地完善工作细则,努力消除护理安全隐患,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

2018年,为了让孕妈拥有更美好的分娩体验,在护理部协助和支持下,助产士门诊建立了能给准妈妈们提供高质量的产前咨询、产时计划及产后康复等一系列连续性服务,为准妈妈们进入产房分娩提供个性化服务。

kangai .jpeg

2020年面对突然而来疫情,为满足广大孕产妇疫情期在家学习孕期知识的需求,刘嘉琦马上组建制作团队、网站和公众号运营团队,在疫情防控时期,实现了《孕妇学校标准化课程》线上授课,孕产妇可以足不出户进行在线学习,解决了很多孕妈的难题。

在大家心目中,她就是一个废寝忘家的“工作狂”。为了能让患者能及时收到报告,经刘嘉琦给患者发放报告每年不少于3000份。每周出助产士门诊单元的她,现在门诊量已经2000多。

kangai .jpeg

作为科室的“管家婆”,产科里的各种琐碎事务都装进刘嘉琦的心里。上到生活区改建,下到发放节日慰问品,无论有多繁杂,刘嘉琦都能打理得井井有条。每逢医院晚会活动,她就化身为金牌策划人,打造出一个个让全院都为之赞叹的精彩节目,科室里琳琅满目的奖杯和奖牌,都是她的心血结晶。

身份转化,用决心战胜病魔

2018年年初,一纸诊断书打破了刘嘉琦原有的生活轨迹,她确诊了癌症。在生病的这几个月里,她在医护人员和肿瘤患者两者中不断切换身份。在与肿瘤君做搏斗的同时,刘嘉琦仍会参与到母婴保健工作中。在经历9个月的化疗后,刘嘉琦重新回到工作岗位,她说:“产科是个温暖的大家庭,在这里每天可以看到新生命的降临,听到他们的第一声啼哭,看到那些初为人母脸上洋溢的喜悦和我们医护人员每日穿梭在病房的身影,无形之中给予了我战胜病魔的信心与勇气。”

2021年末,刘嘉琦癌症复发了。术后消化系统受损,她丧失了几乎全部的胃。加上化疗带来的不良反应,连抿一小口水也会让她难受不已。身体也日渐消瘦,但这些并没有阻挡刘嘉琦坚守岗位的医者步伐。疫情反复期间,经常会有医院临时下达的外派支援核酸采集任务,对人力资源高度紧张的科室来说无疑是个沉重的负担。但是,无论身体状况如何,刘嘉琦都坚定地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亲自协调排班,以最快的速度落实支援名单,保证抗疫任务圆满完成。

为什么病情这么严重还要回到护理岗位?

“每天都可以听到世界上最美好的声音是我的精神良药”,刘嘉琦表示。


采写:南都记者 王道斌  通讯员 简文杨 戴希安

编辑:王道斌


原文链接:https://m.mp.oeeee.com/a/BAAFRD000020220512682992.html?wxuid=ogVRcdH7PvMu_Ms75COqRFujLFJw&wxsalt=d6f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