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确诊肠癌,目前指南推荐的主要治疗方式是手术治疗,术后再根据病理结果来辅助化疗。但Ⅲ期和高危Ⅱ期的结肠癌患者,依然会有20%-30%的患者出现复发转移。如何提高局部进展期结肠癌患者的预后?
2022年6月6日,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邓艳红教授代表结直肠癌多学科治疗团队受邀参加了全球最大规模的国际肿瘤领域盛会——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进行大会口头报告,公布OPTICAL研究成果:FOLFOX或CAPOX方案的新辅助化疗可以为局部进展期结肠癌患者带来7%的病理完全缓解率和20%的肿瘤降期率(降期至0-I期),该治疗策略安全可行,并未增加手术并发症。
中山六院研究团队专家合影
新辅助治疗:将化疗提前至术前,提供治疗新策略
近年来,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且已跃升至第二位,不少患者在术前出现远处转移或术后出现复发转移。即使目前化疗药物和靶向药物日新月异,但包括伊立替康、贝伐珠单抗和西妥昔单抗在内的新型化疗药物和靶向药物应用于结肠癌辅助治疗时,均未能进一步提高疗效,目前结肠癌的标准治疗指南依然采用2004年发布的术后以奥沙利铂为基础的辅助化疗方案。
术后辅助治疗进展缓慢,如果调整顺序,把术后化疗放到术前会怎么样?理论上,这样能缩小原发肿瘤,提高根治性手术的切除率,减少术中肿瘤细胞种植扩散。这一模式在其他恶性肿瘤的治疗应用上并不新奇,如乳腺癌、肺癌、胃癌、直肠癌已有相关研究,但在结肠癌领域还是空白。
有鉴于此,由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牵头,全国28家高水平医院参与的“局部进展期结肠癌新辅助化疗的多中心、随机对照、III期临床试验(OPTICAL)”于2016年1月正式启动,对738例结肠癌病例进行长达5年的研究实验。
新辅助治疗带来4个提升率 女性或将更受益
6月8日上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研究团队汪建平(专家预约)教授、邓艳红教授、黄美近主任医师和胡华斌副主任医师对本次研究结果进行深度解读。
研究团队对本次成果进行深度解读
OPTICAL结果显示:术前接受3个月的FOLFOX或CAPOX方案的新辅助化疗和直接手术的患者3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78.4%和76.6%。汪建平教授指出,“虽然数据上未达到统计学意义,但3年总生存明显提高,且带来了明显的病理完全缓解率和肿瘤降期率,女性患者获益明显,是本次研究的4大亮点。”
汪建平 教授
“即使无病生存率只有1.8%左右的提升率,但这是治愈与不治愈的差距,每一个1%都来之不易,十分珍贵。”邓艳红教授还表示,50岁以下的女性患者在新辅助治疗中,三年的无病生存率从74%提高到84%,提高了10%的生存率,这潜在说明了女性患者更能从新辅助化疗中获益。
邓艳红 教授
病理完全缓解率是评价新辅助治疗公认的疗效指标,如果患者接受新辅助化疗之后再进行手术,在术中切下来的组织中未发现肿瘤细胞,说明这部分患者在术后三年内出现复发转移的机会会大大减少。胡华斌表示,“新辅助化疗可以为7%的局部进展期结肠癌患者带来完全缓解,意味着这7%的病人的治愈率大大提高,甚至不需要手术治疗。”
对于肿瘤比较大,边界可切除,或者身体机能较差,不适合接受手术的患者,或者由于疫情等其他原因暂时无法进行手术的患者,新辅助治疗是一种安全的选择。
对于团队下一步的研究方向,邓艳红教授表示,“现在新型药物发展速度较快,结肠癌研究领域也会发现新的靶点,未来会整合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精准寻找新辅助治疗真正获益的患者,通过多方面研究来证实术前新辅助治疗的有效性。”
原文链接:https://www.familydoctor.com.cn/news/a/202206/2812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