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农村报】中山六院牵头制定造口旁疝腔镜治疗指南
媒体报道
阅读:

近日,由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胃肠、疝与腹壁外科陈双教授、周太成副主任医师团队领衔,广东省医师协会疝与腹壁外科医师分会组织制定的《造口旁疝腹腔镜Sugarbaker修补七步法操作指南(2022年版》于《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2022年第5期正式发布,为临床医师提供造口旁疝手术的规范化操作指引。

造口旁疝Sugarbarker修补法。

据了解,造口旁疝是腹部造口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巨大疝囊可引起腹壁功能失调,急性嵌顿或造成肠管卡压坏死,威胁患者生命。近年来,随着患者腹壁造口手术后存活时间延长,造口旁疝发生率日益升高,造口旁疝腹腔镜Sugarbaker修补技术也由此在基层医院逐步施行。

该技术能有效填补造口部位的缺损、加强造口部位的腹壁强度,且患者术后恢复快,是目前临床最主要的造口旁疝修补方法。但如果手术操作不规范,极易引起造口肠管损伤、疝复发、造口狭窄、排便困难、慢性疼痛等并发症,严重的甚至会导致造口肠段坏死、补片感染。

为此,《造口旁疝腹腔镜Sugarbaker修补七步法操作指南(2022版)》将该手术过程划分为“七个步骤”,拆分成外科医生更容易针对性训练、以及掌握的标准化步骤,有效缩短了临床医师学习曲线,还详细叙述了造口旁疝诊断方法、手术指征、术前准备、并发症情况等内容。

第一步 手术体位及站位

第二步 布孔

第三步 腹腔及造口旁疝疝囊内粘连松解


第四步 立体缝合关闭死腔及缺损

第五步 补片设计及裁剪

第六步 固定sugar barker补片

第七步 引流及关闭穿刺孔

周太成表示,该指南可以为疝和腹壁外科领域的医师提供规范化的操作步骤及技巧,让手术过程标准化且可复制,大大降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因造口旁疝通常比较复杂,大多数患者需要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建议复杂疑难的造口旁疝患者及时到诊治经验丰富的“疝中心”或“疝专科”就诊。

【记者】江玲

【通讯员】简文杨 唐小雨


原文链接: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211/11/c7059329.html?colID=6349&firstColID=6349&appversion=9400&from=weChatMes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