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23版) 》今天(23日)在广州发布。这份规范的出台,将为全国的结直肠癌诊治提供“标准答案”。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在人口老龄化因素和人们饮食结构改变等多重因素影响下,结直肠癌发病率不断攀升,全球发病率排名第三,致死率排名第二。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全球癌症统计(GLOBOCAN 2020)估算,2020年全球结直肠癌新发病例数为190万,死亡数为93.5万;全国结直肠癌发病率为28.96/10万,死亡率为14.08/10万,分别位居癌症发病和死亡的第3和5位。结直肠癌是全国及全球主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近年来,广东地区结直肠癌发病率也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这次出台的诊疗规范,结合了广州临床医生的最新研究成果,可以让部分的结直肠癌患者少走弯路。
规范编写外科组组长、中山六院荣誉院长汪建平举了个例子:“中低位直肠癌, (以前)三期以上的全部要求放化疗,现在根据我们的临床经验,术前的化疗,就可以达到手术要求的标准,就可以达到根治的目的了。”
结直肠癌的防治,关键点在于早期筛查,广州在早两年,已经启动以全人群为主的结直肠癌早诊早治工作。这个经验,也被写入新版诊疗规范。
汪建平教授特别强调:“现在政府也很重视,政府,医院,社会机构组织的早期癌症筛查,希望大家都积极参与,每个人到了45岁的时候,至少要开始做第一次肠镜。”
而对于有结直肠癌家族史的人群,规范编写组长、北京大学首钢医院院长顾晋建议,如果家族内有两位或以上的成员有结直肠癌病史,其他的家族成员要将早筛的起始年龄提前十年,比如最年轻结直肠癌家族成员是在45岁发病,那么其他成员的早筛要提前到35岁。
这次由广州医疗团队参与编写的诊疗规范,是我国疾病治疗的纲领性文件,具有最高的权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