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口援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推动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8月8日,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陈春声,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校长高松带领中山大学相关部门负责人及各附属医院领导、专家一行赴新疆喀什调研指导,走访慰问援疆专家、学生,进一步高标准推进医疗人才“组团式”援疆工作。
我院院长文卫平,副院长吴小剑、姚麟,手术麻醉中心疼痛科主任阮祥才,耳鼻咽喉科、头颈科/甲状腺外科主任刘天润及院长办公室副主任薛敏莉一行出席本次活动并参与行程。
在第六个中国医师节到来之际,院长文卫平一行前往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下称“喀地一院”),看望慰问我院的四位援疆专家,并进行了座谈交流。作为中山大学2023年“组团式”援疆医疗队成员,今年4月起,我院结直肠外科张兴伟、鲜振宇,手术麻醉中心胡琼玉,耳鼻咽喉科、头颈科/甲状腺外科刘洁前往喀什开展为期一年的医疗援疆任务。
文卫平一行关切慰问4位援疆干部及2位学生的工作、生活近况,向他们致以诚挚的问候和美好的祝愿。四位援疆专家也依次分享了援疆期间的工作学习生活情况。他们纷纷表示,援疆工作是自己职业生涯中难得的经历,在这里收获了友谊,也积累了宝贵的人生经验。在接下来的时间,将继续与当地专家一起提升专业技术水平,造福边疆患者。
8月9日,我院院长、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文卫平教授,耳鼻咽喉科、头颈科/甲状腺外科主任刘天润主任医师,我院援疆专家、喀地一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刘洁与来自兄弟医院的各位专家一道亮相“咽喉微创解剖学习班全国巡讲第二站——喀什站”,传道、授业、解惑,先后就咽喉微创手术的相关问题进行理论授课及实操培训。
面向研究生、住培及专科医生,培训班开展了一系列临床技能规范化的虚拟、模拟、仿真分层递进系统培训,进一步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及区域均衡布局,为越来越多的边疆群众在家门口就能看好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更优质、更便利、更实惠的健康服务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和智力支持。
为更好地推动喀地一院学科建设及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医院管理水平、综合实力和学术水平,促进医院科研学术交流的开展,本次对口支援活动中,来自中山大学的5位专家、教授在喀什签约挂牌了自己的专家工作站。我院副院长、全科医学带头人、等级医院评审国家级评审员姚麟签约客座教授,为中大在喀什的首个签约管理类客座教授。
姚麟副院长将担任喀地一院的运营管理部指导专家,指导喀地一院运营分析(数据决策)、资源配置、流程优化、全面预算、绩效管理、成本管控以及多院区管理相关工作。与此同时,他还将利用远程网络体系不定期开展运营指导、运营培训、咨询答疑、多学科讨论等活动。
为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更好地服务当地群众,在大学的组织下,8月9日下午,张兴伟、鲜振宇、胡琼玉作为大型义诊团的成员前往伽师县人民医院开展义诊活动。
“输血与造血并重”,义诊期间,张兴伟还手把手传帮带教,在他的全程指导下,伽师县人民医院胃肠外科顺利完成医院首例腹腔镜下超低位直肠癌根治术,术后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平稳。
自2015年起,我院先后派出16名援疆专家,是今年附属医院派驻专家中人数最多的,以胃肠学科为主、多学科组团式对口帮扶喀地一院。各位援疆专家充分利用义诊、教学查房、疑难病例会诊、手术演示、操作示范、阅片指导等形式,手把手带教、面对面交流,传授临床经验及专业技能,为当地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2020年,我院23名硕博士研究生作为“全国第一批研究生援疆团”开展援疆学习,成为粤喀两地联合培养模式下的第一批研究生。
通过签约文卫平、吴小剑、任东林专家工作室、选派院长和援疆专家等方式,我院倾力帮扶喀地一院耳鼻咽喉、普外科、泌尿、胃肠等学科发展。2021年至2023年,我院副院长吴小剑担任广东省第三批“组团式”援疆医疗队队长、喀地一院院长,从管理、科研、人才、智慧医院建设及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等方面倾情倾力,他所带领的团队在国际上率先实现人工智能结肠癌病灶影像精准分割,喀地一院年转诊率也由4.8%下降至0.2%,基本形成“一院四区”发展格局,助推喀地一院高质量发展。
我院始终站在战略和全局高度认识新疆工作的重要性,在大学党委的领导下,依托大学和我院的学科人才优势,坚持以严的要求、实的措施、细的作风,在对口援疆上同题共答,在医疗援疆上同频共振,在智力援疆上同向发力,共同书写高质量精准援疆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