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疼痛是患者的基本权益,也是医务人员的职责义务。疼痛是癌症患者最常见和难以忍受的症状之一,也是一种肿瘤伴发症状,且随着肿瘤的进展而加重,严重影响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初诊癌症患者的疼痛发生率约为25%,而晚期癌症患者的疼痛发生率可达60%-80%,其中1/3的患者为重度疼痛,既往有效的镇痛药物经常会出现药物耐受或引起多种不良反应,这也给癌痛治疗带来了巨大挑战。
为了进一步开展癌痛的多模式治疗,我院疼痛科近日举办疼痛跨学科沙龙暨广东省医师协会疼痛科医师分会癌痛学组专题活动,本次活动邀请到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疼痛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广东省高水平专科)副主任廖翔主任医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结直肠外科三区主任王辉主任医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介入中心主任张波主任医师以及来自广东省荣军医院、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和谐医院、台山市人民医院、河源市人民医院、东莞东华医院、绵阳市中心医院、白云区二医院、员村社区门诊等九个单位的三十多位专家、学员共同参与。
会上,廖翔从新媒体时代的疼痛科医生打造个人IP的重要性、如何打造个人IP、以及运营新媒体账号的要点难点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他讲解大量生动案例,并分享自己团队经营新媒体账号的经验,揭示了新媒体个人IP的打造对于疼痛知识科普及宣传的重要性,有利于为广大受疼痛侵扰的患者排忧解难,进行健康宣教,给被疼痛困扰的患者指明就医途径。
王辉全面梳理了结直肠癌腹膜转移研究进展,回顾腹膜肿瘤学领域艰难曲折的发展历史,阐述腹膜转移的病理学机制、结直肠癌腹膜转移流行病学、腹膜转移的现代管理,并进行文献分享,解析了结直肠癌腹膜转移的发生进展理论、防治技术及治疗思路,介绍了六院结直肠外科在结直肠癌腹膜转移临床诊治、科研方面取得的进展。
张波从结直肠癌骨转移的诊断、局部放射治疗、冷冻消融术、微创消融结合骨水泥的治疗以及肿瘤局部血管栓塞等方面,结合临床案例深入浅出地解析结直肠癌骨转移的介入治疗,并与参会人员热烈讨论。
本次沙龙内容丰富、干货满满,与会人员表示受益匪浅。近年来,我院疼痛科在癌痛处置和相关方面的诊疗进行多学科协作,积极开展癌痛药物治疗、神经毁损、射频调控、神经阻滞及鞘内药物输注等治疗,初步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和专科影响力,未来希望通过针对优势病种和专病专症开展多学科团队协作,不断提癌痛临床诊疗与科研能力,为提高肿瘤患者诊疗效果和生存质量,保障医疗质量安全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