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无应答的中国结直肠癌患者研究计划”正式启动
医院动态
阅读:

(通讯员窦若虚、邓艳红 讯)

2011317由我院牵头的化疗无应答的中国结直肠癌患者研究计划China Non-responder Pilot Project in Colorectal Cancer)的项目讨论会及意向签订仪式在广州市白天鹅酒店顺利召开。该项目是一项国际范围内开展的有关转化医学的公益项目,一方面指导医师实现个体化用药,另一方面推动创新药的研制。本次在中国针对结直肠癌患者的研究计划,是其中的一项探索性研究。

项目讨论会由我院兰平副院长主持,远道而来的美国Sage Bionetworks 主席Steven Friend教授、上海芯片CEO金刚博士、先声制药主席张业泓博士等国际、国内知名企业负责人出席,我院王磊副院长列席会议,参加会议的还有项目组的工作人员。

会上,我院化疗专科邓艳红主任对Non-responder Project进行了简要介绍,她对本项目进行了阐述,指出项目旨在寻找生物标记物用以区分III期结直肠癌患者中对标准辅助化疗无明显应答者,进而减少不必要的社会经济负担、化疗毒性和不良反应,并为探索其他疗法创造机会。接着,与会人员对项目的具体流程、各项预算以及时间安排进行讨论并得出一致结论,即项目为回顾性研究,它将对III期结直肠癌患者标准辅助化疗后预后良好及不良各20例进行全基因组测序、DNA表达检测及SNP检测,然后通过生物信息学模型查找可能预测辅助化疗应答的生物标记物组合;项目将聘请诺贝尔奖得主LeLand Hartwell教授为总顾问,由我院提供临床资料及组织、上海芯片提供高通量实验室检测、Sage BioNetwork提供生物信息学分析、先声制药提供经费,提出于201181、先于全世界其他Non-responder Project完成的大胆设想。会议还对完成本项目后在更大人群中验证此生物标记物组合进行了初步构想,计划以本项目成果申请经费,开展以我院为首的全国多中心的验证研究。

当晚,院长汪建平教授与Steven Friend教授、金刚博士、张业泓博士等共同签署了项目意向书,这标志着CCNP项目正式启动。他们纷纷表示,对本项预试验的结果能够取得突破的预想值很高,将会继续合作,进行扩大样本的确证性试验,同时共同申请国家重点基金项目,为中国肿瘤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重要依据。本项研究是公私合作关系(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的典型,为中国的临床、科研以及医药研发的共同发展建立了良好的合作模式,也提供了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历年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表明:III期结直肠癌患者若不接受标准辅助化疗,3年无病生存率约为40%;若给予标准化疗,3年无病生存率可提高约30%,剩余30%的患者即使接受化疗仍在三年内复发。在辅助化疗已成为三期患者术后标准治疗的背景下,如果能通过生物标记物的组合确定无法从辅助化疗获益的30%患者,将产生巨大的卫生经济学和医学伦理学意义:不必要的化疗费用和时间将被节省,患者无须再承受化疗不良反应的风险,肿瘤学医生将有机会开始为这些患者寻找更好的治疗。我院与国际、国内单位合作牵头启动本计划,表明我院在结直肠肿瘤治疗方面开始着手解决关键问题,引领全球趋势。

 

 

汪建平教授与Steven Friend教授、金刚博士、张业泓博士等共同签署项目意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