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孙千里寻医复诊 只为感谢救命恩
医院动态
阅读:

浓浓的医患情怀在门诊洋溢着,7月8日清早,睡眠呼吸障碍专科门诊迎来了一老一小两位特殊的客人。老人一见到出诊的张湘民教授就激动地说:“还记得我孙子吧?经您的医治恢复得很好,已长成一个壮小伙了。”他拉过身边的小辉(化名)要给张主任磕头,并从袋子里掏出一个大红包塞给张主任。张湘民急忙扶起小辉并将红包送回老人手中连声说道,“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不客气,不客气。”

故事还得从小辉1岁时候说起。那时小辉跟在海南打工的父母住在一起,父母发现他经常干咳,并声音嘶哑、呼吸急促,有逐渐加重的趋势。送到当地某医院就诊,医生怀疑小辉的喉咙内长了喉乳头状瘤,需要尽早切除,手术切除后还可能会复发,若不及时切除呼吸困难加重会危及生命。

在当地前后做了四次喉乳头状瘤切除术,仅暂时改善症状,不久便复发且越来越重,最后一次还做了气管切开,症状仍未缓解。这给经济本来就不宽裕的家庭造成了极大的负担。

直到7年前,小辉已经4岁了,小辉爷爷打听到当时仍在中山一院的耳鼻喉科张湘民教授是这方面的专家,又借了一笔钱就从湖北老家赶到广州。张湘民回忆,初见小辉时,喉乳头状瘤已确诊,已处于Ⅲ度呼吸困难状态,做了气管切开后仍有呼吸困难就很可能肿瘤已长到气管内,再次手术难度大风险也大。

然而由于小辉的喉咙和气管内乳头状瘤复发,导致呼吸道梗阻,很容易因窒息导致死亡,需要紧急手术。行支撑喉镜加显微内窥镜下手术发现,通过显微内镜屏幕看到乳头状瘤不但长满了小辉的喉部还长入到气管内甚至到达隆突部位。经采用喉电动吸切刀、特制的带吸管高频电刀等器械,终于较彻底切除肿瘤。术后,小辉很快恢复了正常呼吸,声音嘶哑也改善了。

张湘民提醒小辉父母,这种病很容易复发,必须密切观察,过两三个月就得再次复查手术。就在准备做第二次手术时,本就拮据的小辉一家却不幸被偷走5000元手术治疗费用,老人家急得锤胸顿足。当张湘民得知情况后,报给医院有关部门,一方面尽量减免小辉医疗费用,另一方面也通过媒体发动了社会爱心人士捐款,减轻了小辉一家的经济负担。

在顺利做完第二、三次手术后,小辉肿瘤复发的情况越来越少,到第四次手术已基本未见复发,从而拔除气管套管。1年后复查,小辉的呼吸基本正常、发音改善,检查仅见声门前联合处少许粘连。小辉总算可以自由畅快的呼吸,享受新鲜的空气。

今年7月,爷爷特意带小辉从湖北过来复查,为表达对张湘民教授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感谢,小辉爷爷还准备了个大红包和锦旗,于是一见面就出现开头所述的一幕。

乳头状瘤知多D:

乳头状瘤因感染乳头状瘤病毒(HPV)所致,可以侵犯各个年龄段的人,但儿童和成人染病后特点各异,因而分别称为幼年型和成人型喉乳头状瘤。相形之下,喉乳头状瘤似乎更加偏爱“招惹”婴幼儿,在美国,每十万个儿童中就有4.3个喉乳头状瘤患者,每十万个成人中则有1.8个该病患者。

高复发的多发性病例主要发生在13岁以下的孩子身上。文中小辉就属于多发性的喉乳头状瘤,它常于手术后三到四个月复发,但在青春期后有自然消退的现象。

鉴于幼儿喉乳头状瘤几乎无法一次性根治,保命秘诀就是尽早尽可能彻底切除肿瘤。早年许多儿童型喉乳头状瘤病例都采用气管切开的方法来减轻呼吸困难,但后来发现,气管切开后乳头状瘤很容易植入生长到气管内。

如每次手术能尽量切除干净且在肿瘤基底部进行电凝处理,复发的情况就会越来越轻,多数病例经数次手术后就不再复发。喉乳头状瘤发病的主要原因是胎儿分娩时经产道吸入HPV 颗粒, 直接传播所致。目前普遍认为儿童型喉乳头状瘤的发生主要与H PV-6、-11型感染有关,准妈妈尽量不要感染HPV。

因此,育龄期妇女要避免与高危人群性接触并采用避孕套作为屏障保护;对怀孕期妇女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及性卫生。对孕妇进行HPV感染的普查也显得尤为重要,发现有尖锐湿疣及亚临床感染者要给予适当的治疗。同时还要提高孕妇自身机体免疫功能,控制病毒感染。

一旦发现幼儿有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难或声音嘶哑,尤其是母亲怀孕期有尖锐湿疣病史的,必须尽快到正规的大医院就诊,并不要隐瞒自身的皮肤病、性病史,以免延误治疗。需要注意的是,感染HPV还容易导致宫颈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