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内科 讯)2016年3月5日,精彩纷呈的2016 POST-ASCO GI大会再次在美丽的花城广州隆重召开。由中国南方肿瘤临床研究协会(CSWOG)主办,我院承办的POST-ASCO GI已逐渐成为广东乃至华南地区消化道肿瘤学术交流、继续教育培训基地,旨在提高广大肿瘤防治工作者专业技术水平。本次会议由我院汪建平教授、兰平教授,肿瘤医院徐瑞华教授、林桐榆教授等担任大会共同主席,我院肿瘤内科邓艳红主任担任执行主席。
据了解,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ASCO)是全球领先的肿瘤专业学术组织。该组织旗下的近40000名会员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一年一度的ASCO年会是临床肿瘤领域最高水平的学术盛宴,而旗下的胃肠肿瘤研讨峰会(ASCO GI) 则反映了消化道肿瘤领域从预防、筛查到治疗的最新进展和研究方向。2016年美国ASCO GI(美国临床肿瘤学会消化道肿瘤研讨峰会)的主题是“洞察新机制,关注精准治疗”。本届POST-ASCO GI会议也紧密围绕这一主题,并结合国内肿瘤发病及诊疗现状,为大家分享了2016 ASCO GI中结直肠癌、胃食管癌、胰腺、肝胆及神经内分泌肿瘤等各方面的最新科研成果和第一手的临床资料。
大会在会议主席兰平教授的开幕致辞中拉开帷幕。兰平教授指出,目前结直肠癌、胃癌、食管癌等消化道肿瘤发病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治疗目标已从挽救患者生命、延长生存时间跃升为预防和早期筛查疾病、保留功能、改善外观、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大会主席、我院兰平教授致开幕辞
在接下来的议程中,首先由美国NCCN结直肠癌指南专家组主席Al. B Benson教授就“2016 ASCO-GI消化道肿瘤的亮点和重磅研究”进行盘点和解读,并就当下最受瞩目的抗PD-1免疫检查点调节治疗在消化道肿瘤的应用前景和获益人群进行了深入浅出的探讨。
“2016 ASCO-GI消化道肿瘤重磅研究盘点” Al. B Benson教授
随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林桐榆教授以“肿瘤免疫网络和监测”为题进行了专题演讲,详述了当前肿瘤免疫治疗的现况和最新进展,并分享了临床使用抗PD-1/PD-L1药物时应注意的毒副反应和处理经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毕锋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于世英教授、我院邓艳红教授、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梁后杰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叶升教授和湖南省肿瘤医院殷先利教授分别围绕晚期胃癌、晚期结直肠癌、神经内分泌肿瘤、肝胆肿瘤和食管癌在今年ASCO-GI的最新进展和研究进行了分享和解读。
在下午的两个分会场中,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金晶教授带来了“ASCO-GI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最新进展-不同诊疗策略全球观”的专题报告,并与20余位在直肠癌领域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和造诣的胃肠外科、放疗科、肿瘤内科、影像科以及病理科教授针对当前局部晚期直肠癌不同的新辅助治疗策略进行了热烈的学术探讨。
金晶教授就“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策略”与大家进行探讨
而在另外一边的消化道多学科病例讨论会场上,由我院彭俊生副院长担任主持,肿瘤内科凌家瑜医生和胡华斌医生分别分享了一例晚期胃癌和一例转移性直肠癌多学科综合治疗病例。广州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邹青峰教授、东莞人民医院贾筠教授、福建省肿瘤医院郭增清教授和我院肿瘤内科肖健教授作为讨论嘉宾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和讨论,会场反响热烈,达到了交流实践经验,提高诊治水平的目的。
我院彭俊生副院长在消化道多学科病例讨论会场上担任主持
本次会议于3月5日下午5时圆满落幕,一如历届POST-ASCO GI会议全面、严谨、专业的风格,让所有参会来宾纷纷表示受益匪浅,不虚此行。
2016 POST-ASCO GI会议我院肿瘤内科全体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