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科 讯)第四届亚洲炎症性肠病大会(The 4th Annual Meeting of Asian Organization for Crohn’s & Colitis,AOCC)于7月7日至7月9日在美丽的日本京都召开。我院以胡品津教授、兰平教授为首的炎症性肠病内科、外科治疗部团队参加了此次会议,其中胡品津教授作为“Past President”主持了部分会议,兰平教授、高翔教授分别就“克罗恩病肛瘘挂线治疗”“克罗恩病的肠内营养治疗”做了精彩的专题演讲,分享了我院在IBD临床治疗上的心得体会,引起了与会者的认同,并就诸多细节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消化内科晁康博士的“NUDT15 R139C genotype: A determinant of thiopurine-induced leukopenia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inflmmatory bowel disease-a multi-center analysis(关于—个与中国IBD患者服用巯嘌呤类药物所致白细胞减少的关键基因NUDT15 R139C的多中心临床研究)”研究获得“最佳论文摘要奖”并于大会上汇报研究内容,获得热烈反响。
据悉,AOCC是亚洲最高水平的炎症性肠病会议,前三届分别在日本、韩国、中国三国举办,除以上三国外,还汇集了包括泰国、马来西亚、印度、澳大利亚、菲律宾、中国台湾等全亚洲多个国家或地区千余名顶尖IBD临床与科研工作者,共同就最新的IBD诊治进展、亚洲IBD研究合作、亚洲IBD继续教育项目展开热烈的讨论。本次会议持续两天,分为两个会场,包括数十项专题演讲。
会议首日由本届大会主席,日本Mamoru Watanabe教授致辞。大会主席回顾了三届AOCC会议以来亚洲IBD研究与诊疗水平的长远发展,提出AOCC已经成为推广亚洲IBD诊疗水平的巨大推动力。时至今日,亚洲在不断拉近同欧美国家IBD基础与临床研究水平的差距,我们下一步的工作应当是“Go on to the Next Step: From Asia to the World(迈向下一步,从亚洲走向世界)”。与世界接轨的口号也成为本次大会的主题。
本次大会共收录了亚洲优秀的论文摘要共323篇,其中“Best abstract(最佳摘要)”6篇,“Post Oral(口头汇报)”116篇,“Post exhibition(壁报展示)207篇”。我院有多达8篇论文摘要入选会议论文并做壁报展示,其中5篇摘要分别由研究者做了Post Oral汇报,并有一篇获得“最佳论文摘要奖”。值得注意的是,这也是我院连续两年获得AOCC最佳论文摘要奖励,体现了我院在IBD研究领域的杰出贡献,也是对今后研究工作的极大鼓励。
第四届AOCC已经在日本圆满结束,此次会议的举行以及我院炎症性肠病内科、外科治疗部的积极参与展示了我院在炎症性肠病治疗领域的强大实力。希望今后我院能够更加积极的进行炎症性肠病相关研究,于周边区域普及最新的治疗理念,为进一步提高我院及华南地区的炎症性肠病诊疗水平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