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宣传办 讯)通过开展高难度手术,打开对口帮扶新局面,1月16日,我院援藏专家——中西医结合肛肠外科谢尚奎主任医师与西藏民族大学附属医院普通外科共同协作,在保证直肠癌根治性的前提下,成功为一超低位直肠癌患者实施保肛手术(Parks术式),尽可能地保留肛门,受到患者好评。这也体现了中山大学对口协作西藏民族大学及其附属医院的对口协作已取得明显成就,可以更好地为咸阳和西藏地区的患者提供医疗服务,让更多的中低位直肠癌患者受益。
2017年1月14日入院的李某,今年50岁,出现便血症状数月,在当地医院被诊断为直肠癌,由于肿瘤属超低位,当地医院建议切除肛门,她焦虑不堪,多方咨询后,打听到我院谢尚奎主任医师正在西藏民族大学附属医院帮扶,辗转入院。经过详细检查,谢尚奎发现患者直肠癌为中分化腺癌,直肠指检肿块活动度大,肿瘤小于肠周的1/2,肿瘤下缘距肛缘在3-4cm范围,CT检查直肠周围组织无浸润,远处并未扩散,具有保肛的条件。为此,谢尚奎选择了直肠癌根治术中的Parks术式,同时还为患者专门设计了肛门牵开器。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在完整切除病灶的前提下成功保留病人的肛门,目前患者恢复状况良好。
目前我国每年新增结直肠恶性肿瘤病例17万人,平均每天近500人,在一些地区已上升为第二大常见恶性肿瘤,其中直肠癌占了整个结直肠癌的60%-70%,而低位和超低位直肠癌又占到直肠癌的“半壁江山”。对于超低位直肠癌患者来说,手术后能否保住肛门是他们关心的头等大事。如何提高患者的保肛率,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一直是外科医生不断追求的目标。
按传统方法,低位和超低位直肠癌切除时往往要同时切除肛门,腹部终生挂粪袋,术后生存质量明显下降。我院结直肠肛门外科是本专业全国领军单位,长期从事保肛和肛门重建方面研究,提出的“2cm保肛新标准”被写入第七版国家统编教材《外科学》,并被卫生部《结直肠癌诊疗规范》及《直肠癌临床路径》所采用。在不影响肿瘤学疗效的情况下,可根据患者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保肛术式。而接受了此次援藏任务,在当地医院牵头开展手术的谢尚奎主任医师是我院肛肠外科副主任,主攻胃肠、肛肠良恶性疾病的诊断与外科治疗。擅长保肛及原位肛门重建,腹壁疝修复,复杂性肛瘘、便秘及痔外科治疗,腹腔镜外科,急腹症和危重病人的抢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