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学术交流再谱新篇 | 德国柏林夏里特医学院Stintzing教授到我院肿瘤科参访交流
医院动态
阅读:

7月15日,国际结直肠肿瘤领域权威专家、德国柏林夏里特医学院Stintzing教授到访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以下简称“中山六院”),与我院肿瘤科专家团队围绕BRAF 突变对晚期结直肠癌的影响以及前沿治疗进展等议题进行深入交流。

image.png

Stintzing教授是德国柏林夏里特大学医学中心血液学、肿瘤学和肿瘤免疫学系的负责人,是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德国癌症学会(DKG)德国内科肿瘤工作组(AIO)德国血液与肿瘤内科学会(DGHO)等国际学术组织的核心成员。发表超过518篇经同行评审的学术论文,H指数为38,且在临床试验设计、指南制定和青年人才培养方面均具全球影响力,是 FIRE-4.5、CRYSTAL/FIRE-3等著名研究的Leading PI,共同撰写ESMO结直肠癌临床指南2016版与2022版,把 FIRE-3/CRYSTAL等试验结果直接写进RAS/BRAF分层治疗路径。

访问期间,Stintzing教授深入病区,与我院副院长、肿瘤科邓艳红教授临床团队查房交流,对每个病例提出了独到见解,并高度评价我院在结直肠癌精准治疗领域的创新实践。

 image.pngimage.png

 

学术环节中,邓艳红教授在欢迎辞中表示,国际协作是医学跃升的引擎,期待与Stintzing教授团队在科研、人才层面共建共赢。 随后,她围绕《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肿瘤内科IIT临床研究布局》作专题报告,重点展示了科室科研团队在结直肠癌术前新辅助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的化疗、免疫治疗以及支持治疗方面开展的研究和取得的成果。

image.png
 

 

Stintzing教授分享了BRAF突变晚期结直肠癌诊疗方面的德国经验。他重点强调了两点:一是对晚期BRAF突变结直肠癌患者进行分子检测的重要性;二是BRAF抑制剂联合使用EGFR单克隆抗体治疗的有效性。其报告援引了意大利、德国真实世界数据,进一步证实该方案对体能较弱或高龄患者同样有效。

image.png
 

随后,我院邓艳红教授携张剑威主任医师、胡华斌副主任医师、陈典克副主任医师、张燕副主任医师、翟晓慧副主任医师,吴泽华主治医师等与Stintzing教授就中欧指南差异、诊疗实践及未来研究方向展开多维度探讨。

image.png

作为胃肠肿瘤诊疗“国家队”,我院始终以开放视野拥抱全球智慧。此次交流会专家们围绕BRAF突变的诊治分享了前沿见解,充分碰撞学术火花,也为患者带来更先进的诊疗选择。未来,医院将继续深化全球合作、服务“健康中国”注入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