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携手并进,共同研讨,共享学术盛宴!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在这金风送爽,北雁南飞的季节,11月7日上午,由我院与广东省医师协会胃肠外科医师分会、广东省南方肿瘤临床研究协会(CSWOG)共同主办,《中华胃肠外科杂志》、《中华炎性肠病杂志》、《Gastroenterology Report》、《中国医刊》承办的“第七届广州消化道疾病周”会议主会场正式开幕。
▲大会现场
▲大会现场
在第七届广州消化道疾病周宣传片《追光者》之后,大会正式拉开帷幕。今年会议以“守真,创新,未来”为主题,共设有20个会场,其中1个主会场19个分会场,分别有海医会、上消化道、下消化道外科分会场暨广东省医师协会胃肠外科医师分会年会、中西医结合肛肠、炎症性肠病、胃肠肿瘤分会场等系列分会场。此次邀请到诸位国内外领域,顶尖专家和学者就消化内外科领域最新进展作精彩报告,多个学科,全方位、多维度的展示国内外胃肠、结直肠及肛门疾病领域的最新进展,旨在更加全面地传播丰富详实的学术内容,共同研究探讨消化道领域的前沿热点,互相切磋学习。大会由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名誉组长汪建平、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会前副主任委员胡品津、中国医院协会副会长兰平共同担任大会主席;我院黄美近、吴小剑、任东林、彭俊生、林锋、陈双、李孟鸿、康亮、邓艳红、高翔担任共同主席;我院任东林、彭俊生、黄美近、吴小剑、刘焕亮、杨祖立、康亮、邓艳红、高翔、刘广健、万香波、郅敏、高羽、孟晓春、王辉担任分会场主席。大会由我院副院长吴小剑担任主持。
大会伊始,广东省医师协会林曙光致开幕词,“在汪建平教授带领下,全国各地、包括我们广东省的众多大咖参与此次会议,相信这次会议是高水平的,传递正能量的大会。众所周知,新冠肺炎肆虐的时候,六院秉持初心,对新冠肺炎病毒的治疗投入了很大的力量,对本系统疾病的治疗也仍然投入了大量的努力。目前社会上对医师、医学的重视和关注远远不够,但在座各位仍坚守自己的价值观,做出了大的成绩,值得全省全国人民向你们学习。在此向同志们的辛苦劳动,向同志们的认真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也衷心地希望在座的同志们身体健康,家庭愉快,预祝会议圆满成功。”
▲广东省医师协会林曙光致开幕词
我院院长文卫平教授代表医院致欢迎辞,欢迎大家在岭南最美的季节来到羊城。他首先对国内外消化疾病领域的专家们对我们中大六院的鼎力支持表示感谢。“六院的消化体系建设,经过了13年的发展,这个过程是痛苦的也是令人瞩目的,令人欣慰的,离不开社会各界和专家们对我们的鼎立支持;感谢六院消化系统同事们的努力,奋力打开了今天的局面,这个过程令人感动,也感谢医院其他同事们对这个事业的支持,尤其要感谢以汪建平教授、兰平副校长为代表的六院创始团队。”其次他介绍了六院的情况。“六院胃肠外科病区、消化内科、肿瘤内科,这几年都是六院的支柱,在这个前提下,今后我们也将全面发展,将致力于打造国际上令人瞩目消化体系建设,同时也将全面提升其他学科的发展,目前我院有10个胃肠外科病区,有研究所,有三个胃肠外科杂志,还有SCI,每年4000例结直肠癌病例,今后也在这个领域继续奋斗。今天会议的举办,天时地利人和,天时,深秋时节是广州最舒服的季节;十九届五中全会刚召开,传递了奋斗利好消息,前一阵习总书记广东视察,给广东各地及全国振兴疫情期间的经济注入了新的动力;人和,这么多专家,同道来到广州,共享盛会。”
▲我院院长文卫平教授代表医院致欢迎辞
随后,我院荣誉院长、大会主席、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名誉组长汪建平教授致辞,他对各位来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他表示,“承蒙诸位勠力同心、倾其所长,广州消化道疾病周愈发规模化、精细化,现已成为我国消化道领域中最专业最权威的学术平台之一。七个春秋,我们一路走来,赤诚不改,与中外同仁不断探索精进医术与学识,将医学科学研究、外科手术技术、人类健康管理、医学人文关怀等学科交流融合,以满腔热忱,追寻医学真理。合者,不以山海为远。2020年,对中国乃至世界都是特殊的一年、充满挑战的一年,但广州消化道疾病周依然如约而至,我们与海内外消化道研究及相关学科领域的各位同道,得以在珠江之畔齐聚一堂,共襄学术盛宴。他预祝本届消化道疾病周圆满成功!”
▲我院荣誉院长、大会主席汪建平教授致辞
中山大学副校长、大会主席兰平教授在致辞中表示心情非常激动,对现场与会专家和线上国际上的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和感激。对我院现任领导、六院领导班子和一批优秀的青年专家表示感谢和欣慰。“第一,回顾六院创建13年艰辛的历程,每一步都走得惊心动魄。在痛苦中究竟是挣扎、沉沦还是前行,在于每一任院长的艰辛的努力。13年的艰辛历程铸就了今天的六院。‘广州消化道疾病周’品牌创办于2014年,我也是创业的亲历者,七年间不断打磨、不断拓展,大会内涵逐步丰富,如今已是国内全方位展示消化道疾病治疗领域的前沿资讯、研究方向的重要平台。”第二,兰平表示对未来充满希望,“我们用心耕植,希望这棵大树健康成长,造就医院未来长青之树。我们是胃肠为特色的综合型医院,坚持以临床、疾病和健康为发展导向,集中胃肠学科优势资源,利用好广州消化道疾病周这一重要学术平台,加强学科建设与学术交流,持续打造引领世界一流水平的国家医学中心和临床医学中心,多管齐下推动向国际一流学科发展。最后,结合开场小电影里的一句话‘光就在那里’,我联想到英国有名的喜马拉雅山登山运动员,当被问到为什么要攀登喜马拉雅山时,他回答‘因为它就在那里’。六院为什么要发展?因为光就在那里,希望就在那里!”
▲中山大学副校长、大会主席兰平致辞
▲我院副院长吴小剑主持会议
随后的主会场报告环节,特邀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蔡三军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郑民华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王锡山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许剑民教授、美国佛罗里达大学Christian Jobin教授、人民卫生出版社杜贤总编辑、中山大学兰平教授、我院中西医结直肠肛门外科任东林教授、我院胃肠外科彭俊生教授、哥伦比亚大学Bo Shen教授等数百名国内外消化道疾病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其中不乏消化道领域的全国主委、副主委等重量级嘉宾,围绕胃肠肿瘤、肛肠疾病、炎性肠病等疾病进行诊疗交流,以期多维度呈现消化道领域的最新成就和发展趋势。
▲大会报告第一部分的大会主持是我院消化内科胡品津教授、陈双教授,副院长黄美近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大肠外科教授蔡三军主任医师,带了课题《复发转移大肠癌的诊疗思考》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郑民华主任,课题为《微创外科的前生今世》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科主任王锡山教授带来的课题《用唯物史观看中国NOSES的前景和光明的未来》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结直肠癌中心主任许剑民教授,带来的课题为《结直肠癌肝转移外科治疗的临床研究》
▲因疫情原因无法到现场授课的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癌症项目中心主任Christian Jobin教授在线上为大家带来的课题为《Therapeutic Affecting the Microbiome Prevents Development of Colorectal Cancer》
▲会议第二部分的大会主持是我院院长助理、肿瘤内科邓艳红教授,胃肠外科教授林锋教授,院长助理、结直肠外科二区主任康亮教授
▲人民卫生出版社杜贤总编辑,课题《学术传承和人才培养》
▲我院前任院长、中山大学副校长兰平教授带来课题《结直肠肿瘤筛查新策略》
▲国内外肛肠学界知名专家、我院任东林教授带来了课题《中国肛肠外科的现状与未来》
▲我院胃肠大咖、中山大学名医、岭南名医彭俊生教授带来的课题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现状与未来》
▲哥伦比亚大学内科学教授、外科学教授的华裔沈博教授,带来的线上课题是《Endoscopic evaluation of surgically altered bowel in IBD》
名单如下:2020年“十佳消化道领域临床研究”名单(排名不分先后)
1. 三野对比两野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胸内中下段食管癌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通讯作者:陈海泉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第一作者:李斌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2.腹腔镜对比开腹全胃切除治疗临床Ⅰ期胃癌的安全性:CLASS-02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通讯作者:孙益红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第一作者:刘凤林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3.吲哚菁绿示踪介导的淋巴结清扫在腹腔镜根治性胃切除术中的应用:随机临床研究
通讯作者:黄昌明、郑朝辉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第一作者:陈起跃、钟情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4.完全腹腔镜下Uncut Roux-en-Y吻合应用于根治性远端胃切除术: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的中期分析
通讯作者:季刚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第一作者:王娟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5.卡瑞利珠单抗对比研究者选择的化疗用于二线治疗局部晚期/转移性食管鳞癌(ESCORT):多中心随机开放 III 期研究
通讯作者:徐建明 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
第一作者:黄镜 医科院肿瘤医院
第一作者:陈赟 上海癌症中心
6.低剂量二甲双胍重编程食管癌免疫微环境:II 期临床研究
通讯作者:张灏 暨南大学医学院
第一作者:王宏姝、林宇晟 暨南大学医学院
7.贝伐珠单抗联合FOLFOX6对比FOLFOX6用于Ras突变型不可切除结直肠癌肝转移一线治疗:BECOME随机对照研究
通讯作者:许剑民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第一作者:汤文涛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8.小檗碱对比安慰剂用于结直肠腺瘤复发的预防:多中心双盲随机对照研究
通讯作者:房静远
第一作者:陈萦晅、高琴琰、邹天慧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9.黏膜下生理盐水注射联合内镜超声对比单纯内镜超声对T1a与T1b食管癌的鉴别
通讯作者:黎建军、徐国良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第一作者:贺龙君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10.计算机辅助诊断AI系统应用于结肠镜检查过程中的腺瘤检测(CADe-DB试验):双盲随机研究
通讯作者:周冠宇 四川省人民医院
第一作者:王璞 四川省人民医院
再次祝贺获奖团队和个人。其中来自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汤文涛、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邹天慧和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钟情就他们的研究项目做了简单介绍,并接受了广州市内各大纸质媒体和网络媒体的专题采访。
据了解,该评选过程公平严谨,经杂志编辑部细致收集和谨慎初筛后,遴选出20项候选研究送同行评议,然后严格按专家票选评出本年度“十佳”临床研究。评选也是为了鼓励我国消化道领域的医生和学者开展更多的设计严谨、实施规范的临床研究。今年的评选工作,除了我院的Gastroenterology Report、《中华胃肠外科杂志》、《中华炎性肠病杂志》三本杂志外,还首次邀请到了《中国医刊》参与评选,进一步提升了“十佳”评选的权威性,并在本次大会上正式发布评选结果。
渺小的星辰
不尽求索,探取医学的奥秘
会让你更有生命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