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在花团锦簇的南粤冬日,广东省保健协会检验分会年会暨第八届广州消化道疾病周消化道疾病标志物分会、“临床检验诊断新进展学习班”在广州万富希尔顿酒店召开。

会场全景
广州消化道疾病周这一品牌学术盛宴创办已逾八载,此次会议作为广州消化道疾病周的分会场,由广东省保健协会主办,聚焦于生物标志物在消化道疾病中的检测和管理,旨在为消化道疾病在临床检验中的发展拓展新前景与新方向。
齐心协力,共谋协会发展之路
上午九时,广东省保健协会检验分会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胃肠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胃肠病学研究所副所长、我院临床检验科主任刘焕亮教授开场致辞。
他首先代表消化道疾病标志物分会场和广东省保健协会检验分会,对各位专家教授、参会代表及会务人员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随后,就过去一年检验分会发展情况及抗疫相关工作进行了汇报,特别指出通过分会这个平台把检验人面对疫情的专业和奉献精神完美展示出来。

刘焕亮教授总结汇报广东省保健协会检验分会发展情况
随后进行了广东省保健协会检验分会的委员增补选举。此次增补副主任委员、常务委员和委员共108人。
同时,会议进行了广东省保健协会检验分会荣誉副主任委员的认定。通过表决,我院临床检验科原科主任和支部书记冯列平、清远市人民医院检验医学部原主任李介华,获荣誉认定为广东省保健协会检验分会荣誉副主任委员。荣誉的背后,是两位老师从事近五十年医学检验工作的努力和付出,更是着眼检验医学未来发展持续奉献的责任和使命担当。

朱家勇会长、魏来教授和刘焕亮教授为荣誉副主任委员冯列平老师颁发证书
朱家勇会长、夏奇峰处长、魏来教授、郑铁生教授和刘焕亮教授为新当选的副主任委员和荣誉副主任委员颁发聘书证书并合影留念。

朱家勇会长、夏奇峰处长、郑铁生教授和刘焕亮教授为新当选的副主任委员颁发聘书
广东省保健协会朱家勇会长亲临现场致辞,他对刘焕亮教授带领的广东省保健协会检验分会所取得的成绩予以高度肯定。
朱会长指出,检验分会作为广东省保健协会的组成机构之一,发展迅速、勇于创新,推动着健康保健与检验医学的精准融合、促进检验医学人才交流和学科发展。
此次会议同时作为广州消化道疾病周消化道疾病标志物分会场,将临床医学、检验医学和健康保健融合在一起,为学科之间的交流转化融合跨界提供了一个崭新平台。
协会对检验分会寄予厚望,希望检验分会继续不断追求创新,在更多的领域探索和挖掘,拓宽学科领域的研究。

广东省保健协会朱家勇会长致辞
广东省科技厅基础研究处夏奇峰处长到场致辞,夏处长与检验分会渊源甚深,曾于2018年10月9日应邀参加首届年会及成立大会,与多位领导、嘉宾和包括诺奖得主巴里.马歇尔教授在内的知名专家学者共同见证了广东省保健协会检验分会的成立。
夏处长希望检验分会能够坚持创新引领,以更大的担当、更实的举措,深化与各位专家学者同行的合作,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全方位融合,努力打造创新、转化、合作、共享的平台,为广东省医学检验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更好地为全民健康保健事业服务。

广东省科技厅基础研究处夏奇峰处长致辞

分会秘书、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临床检验科主管技师肖思宇主持开幕式
思想碰撞,学术交流
论坛结束后是专题学术讲座环节,由包括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青年长江学者等在内的多位知名学者围绕消化道疾病和健康保健中最新科研成果进行专题汇报。场内参会人员通过在学术会议中的学习和经验交流,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开拓了研究的思路。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检验科主任、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郑磊教授分享了人体与微生物对话的新机制,详细介绍了细胞外囊泡的研究现状和进展,描绘了细胞外囊泡作为疾病诊断标志物的应用前景,并指出了目前细胞外囊泡研究存在的机遇与挑战。

郑磊 教授:细胞外囊泡:人体与微生物对话的新机制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检验医学部主任、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周宏伟教授进行了炎性肠病及结直肠癌肠道菌群专题报告,系统介绍了人体微生物组学研究在炎性肠病及结直肠癌诊疗中的应用,提出了菌群疾病诊断模型及显著地域依赖性学说,为菌群疾病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向。

周宏伟 教授:炎性肠病及结直肠癌肠道菌群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医学检验中心主任李珉珉主任技师系统介绍了幽门螺杆菌的发现、诊断与治疗,分享了幽门螺杆菌抗体分型检测的临床应用,强调了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的个体化和精准化。

李珉珉 教授:幽门螺旋杆菌抗体分型检测的临床应用
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靳光付教授因疫情原因线上分享了遗传标志物在胃癌预防和筛查中的应用,系统介绍了整合大量癌症发病相关遗传位点的多基因风险评分指标PRS,有效量化了癌症的遗传风险。

靳光付 教授:遗传标志物在胃癌预防和筛查中的应用评估
香港城市大学深圳研究院黄艳博士讲授了液体活检与循环肿瘤细胞检测技术在消化道肿瘤诊治中的应用,为精准检测肿瘤的发生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黄艳 博士:循环肿瘤细胞检测技术指导消化道肿瘤诊治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药学部主任刘世霆主任药师讲述了临床质谱技术在消化道肿瘤精准用药中的应用及展望,刘教授展望临床质谱技术在消化道肿瘤精准诊断治疗、健康管理领域将有很好的应用前景,能够让更广大的患者受益。

刘世霆 主任药师:临床质谱技术在消化道肿瘤精准用药中的应用及展望
我院杨湘玲副研究员报告题目为胃肠道肿瘤标志物研究中的国家发明专利。
她以浸润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作为结直肠癌诊断标志物的应用价值和机制研究这一发明专利为例,进行专利申请的知识、流程及经验分享。

杨湘玲 副研究员:胃肠道肿瘤标志物研究中的国家发明专利
分子诊断研发企业泱深生物公司CEO杨承刚高级工程师为大家分享了消化道疾病标志物专利申报趋势及专利布局,并从专利政策及申报热点、分子标志物专利及其布局、专利授权难点与提质增效几个方面深入探讨消化道疾病的创新。

杨承刚 高级工程师:消化道疾病标志物专利申报趋势及专利布局
我院胃外科主任练磊主任医师讲授了科研项目及课题选题、申报的方法策略探讨。他根据以往参与和申报课题的经验和体会,为大家详细介绍了临床工作过程中科研项目申报及课题选题的注意事项,提出多积累、多写、反复修改的建议。

练磊 主任医师:科研项目及课题选题、申报的方法策略探讨
刘焕亮教授随后进行了和谐之美:临床检验双一线的交叉与彼此的专题报告。他讲述了检验与临床互相沟通的必要性和技巧,两者的紧密结合,可以更好地为患者服务,为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刘焕亮 教授:和谐之美:临床检验双一线的交叉与彼此
踔厉奋发,继续前行
会议闭幕式上,保健协会检验分会副主任委员、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顺德中医院副院长徐建华教授对本次论坛进行了总结,表示本次会议为检验领域的同道提供了一个凝聚共识、交流经验、促进协作的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感谢各位演讲专家就胃肠道疾病相关标志物、循环肿瘤细胞、质谱检测技术、肠道菌群、临床科研与专利申请和布局等专题作出了精彩的学术报告,为检验学科提供了思路和宝贵经验。

广东省保健协会检验分会副主任委员徐建华教授作总结致辞
至此,第八届广州消化道疾病周消化道疾病标志物分会暨广东省保健协会检验分会2021年年会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