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关于启动中山大学医科2013年暑期学生科研暨科研小组活动的通知
本科生教育
阅读:

医科各有关单位、各位教师、各位同学:

暑期学生科研活动是我校三早教育的重要组成内容之一,是在新的医学教育模式下,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此项活动从98年启动至今,得到医科各教学单位的大力支持,成为我校医科教育的品牌项目,在启发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新实践活动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按照学校实施三学期教学的精神,现决定启动2013年暑期学生科研活动。

本次活动项目的资助重点将以综合性、探索性实验项目为主,统筹考虑实践性调查类等项目。

一、活动程序

1、申请人填写《中山大学学生科研基金项目申请书》(附件1),纸质版一式两份报送各院系教学科,由院系教学科汇总并填写项目申请汇总表(附件2),于6月7日前交医学教务处教研与临床实践科,同时将电子版标书和汇总表打包后一并发送至pengyw@mail.sysu.edu.cn。

2、 6月13日-6月18日,医学教务处组织专家评审项目,并于6月20日前在北校区网页、医学教务处网页上公告批准立项项目及资助额度。

3、6月20日-6月25日,学生根据各课题计划与要求,结合自身兴趣联系课题负责老师;

4、 7月1日-9月15日,开展暑期学生科研活动,参与学生在老师指导下撰写科研论文;

5、9月19日-10月18日,参与暑期学生科研活动的学生将撰写的科研论文送交医学教务处作为项目结题;

6、11月-12月,医学教务处组织专家评审论文并择优出版。

二、评议方法

1、 公平、公正、公开原则

2、 全面铺开,突出重点,兼顾一般

3、 双人双轮评审原则

三、论文汇编与评选

  活动结束后,学生必须撰写科研论文、综述或报告一篇(论文格式见附件3),经指导老师审定内容、书写意见并在论文首页签名后,由学生组长汇总交到医学教务处,同时送交论文的电子版。截止日期1018日。    


四、注意事项  

1、指导学生开展暑期科研的教师,应根据课题开展的具体需要,严格把握学生数量,确保带教质量。单项课题的学生人数原则上不超过4-5人,并将确定接收的学生名单、联系电话、所在专业填写清楚。  

2、为了便于指导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每个课题组应选派一名责任心强的学生作组长,协助相关工作。

3、参与暑期科研的学生需在医学教务处网页(http://yxjwc.gzsums.edu.cn/)的“表格下载”处查找并如实填写《暑期科研考勤表》,并由学生组长交指导老师签名。

4、老师与学生在活动中应增强安全意识,注意实验室及人身安全,一切活动遵循相关部门的规章制度,如有违反,责任自负。

5、暑期学生科研经费主要用于科研活动的资助,在项目结题时按学校财务科研经费管理有关规定进行报账。

6、暑期学生科研结题时间:9月19日-10月18日,请各位老师、学生按期结题。

7、结题时需提交:

学生论文:纸质版一式两份,经指导老师审定内容、书写意见并在论文首页签名


电子版以:[email=2013暑期科研+指导老师姓名+学生姓名命名发送至邮箱pengyw@mail.sysu.edu.cn]2013暑期科研+指导老师姓名+学生姓名命名发送至邮箱pengyw@mail.sysu.edu.cn[/email] 学生论文排版严格按照《中山大学本科生科研论文格式》(附件3)要求进行,否则不予受理。

经指导老师签名认可的《暑期科研考勤表》。

  

联 系 人:教研与临床实践科 彭老师 周老师

联系电话:87333564

附件:

1中山大学学生科研基金项目申请书

2、中山大学XX院(系)2013年暑期学生科研暨科研小组活动项目申请汇总表(模板)

3、中山大学本科生科研论文格式要求

二○一三年五月二十二日



经相关专家评审,被评为优秀学生论文的稿件,将统一交学校汇编、正式出版学生论文集,(根据学生提出的申请,对每篇论文的第一作者可授予公共选修课1学分,课程名称为科研训练,其余作者各授予0.5学分,入选两篇以上论文者,学分不累加)并资助部分高质量文章参与高规格竞赛。

附件1 中山大学学生科研项目申请书.doc

附件2 申请汇总表(院系填写).xls

附件 3 中山大学本科生科研论文格式要求.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