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医学人群研究的挑战与机遇”研讨会
本科生教育
阅读:

人群流行病学研究是医学研究的重要一环,是确定病因和评价疾病防治效果的终极手段,广泛应用于预防医学、临床医学甚至基础医学(转化医学)。随着生物学和医学领域各学科高速发展以及客观条件改变,为流行病学研究提出了崭新的挑战和机遇,其中包括:
1. 曾经视为畏途但论证强度大的队列研究(包括病人预后追踪研究),随着我国经济水平提高,已成为现实,但对这一花费巨大人力财力与时间的研究类型,需要严谨的科学设计,避免无法挽回的遗憾和损失,因此吸取前人的经验与教训尤为重要。
2. 全基因组研究是基因组学在传统流行病学中的应用,正在全球如火如荼的开展,其优势和缺陷是什么?我们是否有必要进行类似研究?其发展方向任何?我们怎样利用其成果进行相关研究?
3. 由于基因组流行病学的流行,使得对环境流行病学有所忽略,但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可能与环境因素关系更为密切,环境流行病学研究中有着怎样的劣势?怎样利用高新技术克服这些劣势?
4. 环境化学物质作用于人体后产生各种生物学效应,怎样获得这些效应生物标记物,并将其应用于人群流行病学研究?
5. 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组学等组学成果越来越多应用于流行病学研究,有哪些新的生物信息学资源库可利用?怎样利用?
6. 急性传染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均引起了社会相对高度的重视,那慢性传染性疾病(梅毒等)现状如何呢?
本次研讨会邀请了在各自研究领域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包括美国Vanderbilt大学流行病学中心的郑苇教授、舒晓鸥教授和龙继蓉副教授,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陈雯教授、陈裕明教授和任泽舫教授,以及广州市皮肤病防治所的叶兴东主任医师(各专家简介见附件),分别解答上述问题,并分享流行病学论文的写作经验,探讨合作事宜。
欢迎对流行病学研究有兴趣的本校附属单位及全国各院校师生、各级医疗与防控机构的科研人员参与!
时间:2013年6月19日-20日(18日报到,19-20日研讨)。
地点:中山大学北校区公共卫生学院楼侧三楼报告厅(广州市中山二路74号,中山大学北校区校内;地铁1号线烈士陵园站C出口进中山医校园)。
报名方式:2013年6月6日-6月16日,通过电子邮件提交《研讨会回执表》,发送至Email: sysu_epi@163.com;epidemiology2013@126.com。请务必预先报名,以便安排会场和相关事宜。
食宿:本研讨会不收取会务费,食宿自理;如需帮助,请告知会务组。
会务组联系人: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医学统计与流行病学系
魏雪灵,13570203071, sysu_epi@163.com
林威,15018419517,epidemiology2013@126.com;
任泽舫,13422210426,renzef@mail.sysu.edu.cn
通讯地址:广东省广州市中山二路74号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医学统计与流行病学系 邮编:510080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2013年6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