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首很流行的打油诗,是这样说的,“起得比鸡早的,是学医的。睡得比狗晚的,是学医的。干的比驴多的,是学医的。”虽说这是一首调侃的打油诗,但我觉得写得很贴切。为了确保24小时有人值班,我们必须倒班,通宵熬夜是常有的事。我们的医生,不管是什么时候,不管是在哪儿,只要是病人出现了状况,就算是凌晨两三点,也要马不停蹄的赶回病房。遇上大手术,手术台上一站就是一整天,也是经常的事。
你说我们不累么?累!我们不苦么?苦!但是,我们为什么仍要如此坚持?那是因为,我们永远忘不了当初加入这个行业时,站在希波克拉底前,高举手臂,许下的誓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我志愿献身医学,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
当今的医患关系越来越紧张,打医,伤医事件频频发生。2012年11月3日,广东潮州男科医院院长被患者砍死2医务人员被砍伤。2013年10月21日,广医二院医生遭群殴受重伤。10月25日,浙江温岭3名医生被持刀男子捅伤一人当场死亡……一桩桩,一幕幕,都是血泪史。现在的医疗环境如此恶劣,这是社会问题,身在其中,当我们没能力去改变这个社会时,我们能做的就只是去适应他,在这样的环境里,我们不负誓言,不负我们的院训,坚定的守住真我,做问心无愧的自己。当国家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仍然能像,在面对非典,汶川地震这样的大灾难时一样,站在最前锋,义无反顾,奋不顾身。我们对得起头顶上的这顶燕尾帽和身上的白大褂。
在这医患关系紧张的时期,令我感到欣慰的是,还有一些令人感动的人和事,发生在我们身边,让我们相信,这一切还没有那么糟。
2012年,我加入医院志愿部,认识了一位慈祥可爱的老人,相信我们之中很多人都认识她——洪苏今老师。2007年,她81岁高龄被确诊为结直肠癌,当时是中山一院胃肠胰外科的兰平教授主刀挽救了老人的生命,老人告诉我当时,兰平教授说:“‘我也是老师教出来的学生,一辈子最敬重老师。这个刀我开,我来救您”。这句话,被老人一直铭记在心。07年,兰平教授调到了我院,于是,洪苏今老师也跟着搬到了医院附近。为了感谢恩人,84岁高龄的她,加入了医院志愿部,成为了我们最年长的志愿者。老人说:“医生救了我的命,我也要尽全力去救他人的命。”她还说:“兰医生是好医生,他是我的亲人,医院上下的医护人员都是我的亲人。我没有什么可讲的,心中充满感恩。”这份医患深情,深深地打动了我,让身为护士的我倍感自豪。就在上个月,4月23日凌晨1点,88岁的洪苏今老师离开了我们。但是,老人留下的这份可贵的医患情,将激励我们不断前进,继续守护更多的生命。我看见,他们在努力,我们也在加油。
作为一名小小的护士,我能做的,只是守住真我,做问心无愧的自己,确保自己对得起病患,对得起头顶的燕尾帽和身上的白大褂。为病人服务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我会在实践中不断学习、体会、思考、总结,真正懂得和掌握这一门艺术。然而,我也相信,世界由无数个我,无数个你组成,当一个个我都能够做到守住真我,做问心无愧的自己的时候,我相信,我们也就能守住我们最终的梦想,守住这个社会的真。
在困难时要看到光明,用美的微笑告诉世界像春天一样永生,用温柔营造着绿色生命,用祝福呵护人间真情,这是我们从医的希翼。
(改编自作者五四“展现青春美,践行守真风”演讲比赛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