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今年虽高发,重症并不多
医生称是常见病,类似上呼吸道感染,家长应关注但不必恐慌
羊城晚报讯 记者夏杨、刘玮宁、张小磊,通讯员李绍斌、简文杨报道:最近手足口病高发, 部分医院确诊量远超去年同期,很多家长非常紧张,生怕自己孩子染病。广东省疾控中心和多所医院专家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手足口病虽然高发,但重症并不多;且手足口病是常见病,类似于上呼吸道感染,家长只需注意观察、谨慎应对,没必要恐慌!
在广州地区, 目前定点接诊手足口病的医院有珠江医院、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等。
手足口病高发,重症病例不多
羊城晚报记者从广州地区多家医院了解到,最近确诊和收治手足口病明显增多,基本上是5 岁以下儿童,重症者多为3岁以下儿童。省疾控中心近日也明确宣布,广东进入了手足口病高发期。目前全省范围内多为散发病例,也出现了聚集性暴发病例。多个地市疾控中心的信息显示,今年发病情况高于去年同期。
根据卫生部发布的数据, 去年全国共报告手足口病161.9 万例, 发病数在法定传染病中居第一位,死亡509 例,主要集中在5 岁以下儿童。今年4 月,全国手足口病发病人数达到23 万多例, 死亡人数77例。手足口病发病数、重症数和死亡数较去年同期上升明显。
而进入5 月后, 广东的手足口病发病数更多了。中山六院儿科主任肖昕教授告诉记者,从医院接诊情况看,5 月比4 月明显增多。“我在门诊每天平均会确诊四五个,多时六七个。”肖昕教授说,一般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咳嗽、发烧等,3 天后会手心、脚心和屁股等部位出现皮疹。
不过肖昕同时表示, 虽然数量上比较多,但出现肺水肿、脑水肿等重症表现的不多。中山一院儿科副主任沈振宇也表示,最近确诊手足口病确实多了,但并未碰到重症患儿。
临床表现有变,病毒并无变化
近期手足口病高发, 有些临床医生反映,临床症状和往年有所不同。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感染科主任徐翼谈到,本来是典型症状的手心、脚心疱疹,在今年的手足口病重症病人身上反倒很少。而呕吐、惊跳、精神差、手脚凉等神经症状却值得注意。
症状变化是否因为病毒变了? 广东省疾控中心首席专家何剑峰接受羊城晚报专访时表示, 从诱发手足口病的病毒来说, 直到目前还没有发现有什么不一样。
“唯一的不一样处, 就是发病强度高于往年。”何剑峰说,有一些症状上的变化也不奇怪, 因为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发病表现特征就是多样的。
家长应多关心,但不必太担心
“目前手足口病还没有针对性的疫苗,所以谈‘预防’比较难。”何剑峰说,只能是加强防控,减少传染;发病后及时救治,减少重症和死亡病例。
也正因为难预防, 很多家长比较紧张。中山一院儿科副主任沈振宇说,虽然最近高发,但家长不必恐慌。“手足口病其实是儿科常见病,医生处理中也和上呼吸道感染差不多。”他说,确诊孩子患了手足口病也不用太担心, 轻度的回家隔离观察,若出现抽搐、呼吸急促、手脚抖动等症状,要立即送往医院救治。
面对手足口病高发, 家长该如何减少孩子发病机会? 中山六院儿科主任肖昕教授表示,手足口病属于肠道疾病,主要有两种传播途径,一是接触传染,因此患病儿童摸过的玩具等都可能带有病毒,家长要带孩子勤洗手,尤其是饭前。
第二种传播途径是飞沫传播, 所以孩子这段时间要尽量少去公共场所,尽量避免和患病儿童接触。上学的孩子要勤洗衣,注意个人卫生,房间要多通风。
沈振宇说, 尽管来筛查手足口病的孩子中,小学、幼儿园的都有,6 岁以下的都要注意,“但尤其要重视三岁以下的孩子,他们最易患重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