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科技报】七旬老人拾金不昧
媒体报道
阅读:


拾金不昧的王伯。通讯员供图


本报记者  叶芳  通讯员  简文杨

  广州员村美居花园的王伯,陪同爱人在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就诊过程中,捡到近万元巨款。拾金不昧的他,在该院值班护士的帮助下报了警,并希望通过院方联络媒体,找到失主。

  找来值班护士再捡钞票

  记者近日在医院见到了这位可敬的老人。王伯今年70多岁了,微笑的样子很慈祥,明净浅蓝色衬衣搭配黑色西裤,透出一股文化人味道。精神矍铄的他,很健谈,操一口湖南口音。他告诉记者,他是湖南衡阳一名退休老职工,随即,开始回忆拾钱的情景。

  “3月18日晚上,我陪感冒发烧的爱人在中山六院中心注射室打吊针。”王伯说,大概是十一点左右,他爱人想上厕所。“于是我就一手举着吊瓶,一手搀扶着爱人去厕所。”由于是扶着走路的,眼睛得看着地面,眼尖的王伯一下就看到地面上有张“红晃晃的东西”,旁边还有一捆。他走近一看,原来是一沓用橡皮筋捆住了的钞票。

  “当时我还指给爱人看,”王伯然后看了看周围,“我看看周围可不是想要据为己有。”他笑着说,“我是要在其他人的见证之下,才能把钱捡起来,不然别人说我私吞了一点怎么办?”细心的王伯找来值班护士,将钞票拾起后清点发现有近万元,最后报了警,员村派出所的警察已经将此事立案。他这个做法既能帮到人,又能防止被冤枉。

  平时就是个正直的老人

  从医院的监控录像显示,当天晚上11点5分有一戴眼镜男子急匆匆的从厕所边路过,钞票从其衣服的袋子处滑落。11点6分时,王伯即搀扶着他爱人经过,11点10分,王伯带着值班护士过来把钱一起捡了起来。

  在院方盛赞老人拾金不昧的同时,王伯却十分谦虚,“举手之劳,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而已。”据了解,平日里的王伯就是个正直、不贪不图的人,经常做好事,比如出差时捡到钱都上交,单位报账报多了,他也退回去。“这些钱我不能要,除去我个人所得的,多一分钱都不能要”。王伯摇摇头,嘴里不断重复着这句朴实的话语。

  记者手记

  助人为乐如何避免被冤枉

  老人拾金不昧的举动,让人看到了真善美,我们的社会需要更多的活雷锋,弘扬美德,传递正能量。王伯找护士一起拾钱这个细节,让笔者颇感欣慰。因为老人没有盲目做好事,而是在帮人的同时懂得保护自己,这一点很重要。助人为乐的义举固然要提倡,但是,做了好事反被误会的情况偶有发生,不得不防。最常见的是交通意外,救人者被冤枉是肇事者。

  针对热心人助人同时如何保护自己,笔者专门咨询过民警。民警提醒大家,有两种方式可以让热心人既能帮助别人,又可以保护自己。

  1.在现场看看有无其他过路人或者目击者,请“第三者”来作证,共同报警、处理,并最好留下他们的联系方式;

  2.如果没有“第三者”经过,而自己又不能不管,可先用手机把现场拍下来用作证据,然后再采取处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