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专家: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妇产科主任、主任医师张帝开教授
■新快报记者 陈映平
天气转潮热,下身“不舒服”的女性好烦
阴道炎作为一种常见的妇科炎症,给很多女性朋友带来了身体和心理的双重困扰。特别是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又称霉菌性阴道炎或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有75%女性一生中至少有一次发作,其中20-50岁的性活跃女性是该病的好发人群。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妇产科主任、主任医师张帝开日前在一次媒体交流会上向新快报记者介绍,从临床上看,天气潮湿的季节这类病人会相对多一些。他说,阴道炎分为很多种类,比如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滴虫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炎等。不同的阴道炎会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如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患者通常会有明显的外阴瘙痒,并出现乳酪状或豆渣样白带。部分患者还可出现外阴道灼痛、红肿、排尿困难等症状。所以患病后要及早就医明确诊断,对因下药才能尽早治愈。
预防:少穿紧身裤、不用阴道冲洗液与卫生护垫
张主任说,女性阴道和外界相通,加上性活跃期性行为的影响,所以阴道被各种细菌感染发炎的几率较大,但阴道本身具有防止感染的“三大防线”:包括生理性正常菌群、机械性屏障和免疫防御机制。专家提醒说,过度卫生或卫生不良、外伤或阴道手术、皮肤疾病、长期使用抗生素、糖尿病及其他引起机体免疫力低下的疾病、怀孕、穿紧身衣裤等都可能会破坏这“三大”防线。
针对不少女性喜欢购买一些据说有杀菌止痒功效的洗液自行冲洗阴道的现象,张主任表示强烈反对。他称,长期使用阴道洗液,长期使用抗生素,阴道PH升高等都会导致乳酸杆菌受到抑制,寄居在阴道内的其他微生物就会生长繁殖,致病菌增多,导致阴道炎的发生。
治疗:规范才能治愈远离反复发作
很多女性认为阴道炎是小毛病,是“难言之隐”,所以患病后羞于启齿而没有接受规范的检查和治疗,不少人会自己跑去药店买药“自病自治”。殊不知,阴道炎的治疗关键要查出致病原因和致病菌,对因下药才能事半功倍。张主任介绍,曾有一位外地转来的张女士患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后,治疗了好几年也没有治好,其实,对付这种反复发作感染的病人,如果能一开始就强化规范治疗,例如第一阶段三天用克霉唑+乳酸配方(如凯妮汀)一次,7~14天后检查白带,若转阴则进入第二阶段即巩固治疗,一周用药一次,持续数月,同时注意平时的生活卫生习惯,就完全能够治愈。
■特别提醒
1
治疗的同时应注意避免长期或大剂量应用抗生素及激素类药物。
2
有糖尿病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避免血糖过高。
3
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换内裤,用过的内裤、盆、毛巾等应用开水烫洗,并在阳光下晒干。
4
尽量不用透气性差的卫生护垫和内裤,不要私自用各种阴道冲洗液冲洗阴道,以免破坏阴道内酸碱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