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叶芳 通讯员 简文杨
雾霾再次来袭,1月6日晚广州甚至首次启动了环境空气重污染二级应急响应。记者从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获悉,雾霾加重,病人增多,以呼吸科、心血管科、眼科最为明显。
基础病老人及儿童的呼吸最脆弱
“门诊病人至少增加三分之一以上,住院增长10%-15%。”该院呼吸内科主任陈正贤教授如是说,空气质量对于呼吸系统疾病带来的影响首当其冲。“除去冬季带来的冷空气外,空气中颗粒(PM10,PM2.5等)及有害气体(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的增多,上呼吸道感染、慢阻肺、哮喘、过敏性鼻炎等疾病的发病率会增高。”
保健提醒:空气污染影响各类人群的呼吸道健康,尤其对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以及对空气污染物致病效应反应明显的儿童影响尤甚。一要充分休息,充分休息是人体抗感染的一个重要过程;二要注意保暖,不是一味的添加衣物,而是适当穿着;三要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尤其是老年人钟爱的“晨练”在灰霾天不能起到锻炼作用,却能增加患病的风险。
心血管疾病人群应定时复诊
该院心血管内科主任、主任医师程康林告诉记者,美国有一项研究显示,心血管疾病患者只要暴露在空气污染中两小时以上就会增加心肌梗死的危险。目前普遍认为,大气颗粒可能通过三个途径影响心血管系统:1.颗粒本身或其某些组分直接进入循环系统激活机体炎症状态,活跃的炎症介质诱发冠脉板块破损,进而促使血栓的形成;2.干扰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调节;3.刺激呼吸道产生炎症并释放细胞因子,后者通过引起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导致冠脉容易强烈收缩和血栓的形成。
保健提醒:有心血管等基础疾病的人群必须定时就医,及时观察身体情况,以免贻误病情。
戴隐形眼镜者灰霾天易得红眼病
“不仅仅是这段时间,入冬以来,雾霾天气出现的频率有所增加,戴隐形眼镜的年轻人罹患红眼病(即急性结膜炎)也增加了不少。”该院眼科主任夏朝霞表示,对于频繁出现的红眼病患者,可能是由于隐形眼镜中的分子颗粒吸附了雾霾颗粒,同时眼球的湿润程度较差,使得更容易受到刺激。隐形眼镜佩戴时间一旦过长,眼睛受感染的几率增大,也就增加了“红眼”的发病率。
保健提醒:红眼病一旦发病,应注意休息,不要揉搓眼睛,同时务必停止佩戴隐形眼镜。当患眼分泌物较多时,根据病原体选择适用的眼药水,还可配合服用一些驱风散邪、清热解毒的中药,饮食上则以清淡为主。此外,局部的结膜囊冲洗对眼病康复也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