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坐堂
【兰平,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附属胃肠肛门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主任,从事胃肠及结直肠外科临床、教学、科研20余年。现任该院副院长,中山大学胃肠肛门病研究所副所长,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担任《中华胃肠外科杂志》副主编、《中西医结合结直肠外科杂志》副主编、《中华医学杂志杂志》英文版等杂志编委。先后在美国哈佛大学麻省总院及明尼苏达大学外科等工作,因在外科技术及艺术方面杰出成果获2005年ACS(美国外科医生学院)临床客座学者奖和2008年FACS(美国外科学院院士)荣誉称号,多次获卫生部及教育部杰出人才奖。】
近年来,我国,尤其在广州、上海等沿海城市,大肠癌的发病率逐年升高,虽大肠癌的诊治水平也有了长足进展,但早期发现、早期诊断的滞后仍是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因素,临床上大肠癌早期症状隐匿,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属中晚期。其实,只要对早期发现的癌前病变如息肉、炎症等进行干预治疗可预防大肠癌的发生。因此,40岁以上,有以下高危因素之一者,应到医院进行专科检查:(1)粪便潜血试验(+);(2)一级亲属有结直肠癌史;(3)本人肠息肉或癌肿史;(4)有以下5项中2项或以上:慢性腹泻;慢性便秘;粘液血便;慢性阑尾炎;精神刺激史。
对于一些晚期或复发的肠癌患者应以“上失其根,下断其路”的积极态度治疗肠癌,不要轻易放弃。记得几年前,我接诊了一位在外省某三甲医院诊断为晚期肠癌,因肝、肺转移的患者,强烈的求生欲望驱使他找到我们,经过全面的检查和评估后,考虑到肝内多发转移灶局限在半肝内,肺转移灶为孤立性,遂进行手术切除了肠癌、肝、肺转移灶,术后予以积极的化疗,定期复查,现在已无瘤生存近4年。近年来我们接诊的此类患者愈来愈多,也明显改善了晚期或复发肠癌患者的疗效和生活质量。
我在医院工作二十余载,周围大多是病患,借用一本小说里的话,如果眼中只有病痛,也将只有病痛,当感受到爱、付出爱,你也将得到爱,执着沉实的爱和专业的医疗技术,才能释解患者的焦虑和不安。这也是我的从医信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