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重点关注:盼孩子在父母怀中走完最后一段苦旅
媒体报道
阅读:

其实,我最想一起玩的不是喜羊羊,而是爸爸妈妈……

 

重点关注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儿科近日来了位特殊小患儿,每天都有不同的人来探望,然而,他的眼神依然孤独……这个1岁宝宝命运很坎坷,因身患恶疾被弃于草丛中。医院和爱心人士呼吁,请宝宝的父母或知情人士见到报道后能与医院联系,其现在最需要的是父母的爱,希望这个可怜的孩子能在父母温暖的怀抱中,走完最后一段路。

晨间草丛传来哭声

小小孩童病魔苦缠勾起市民恻隐之心

据一名善良阿姨介绍,宝宝是她晨运时在临江大道东和花园对面草地上发现的,当时路过的行人也驻足围观。“实在太残忍了!竟然把这么可爱的宝宝抛弃了,这不是作孽吗”?围观市民纷纷议论,报警之余也拨打了120救助电话。等街坊将其抱起时发现,他背后长了“隆起物体”,还发出阵阵臭味。众人恍然大悟:这就是宝宝遭弃的原因吧。

据目击街坊透露,当时宝宝身边仅有一套衣物、奶粉和尿不湿等婴儿用品,没有发现可以证明父母或宝宝出生日期、姓名等相关资料。其后,宝宝被送到了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儿科。

小小孩童病魔苦缠

根据宝宝的体检特诊,儿科医生判断他的年龄应为1岁半。记者到现场看到,患儿长得非常可爱,一直很恬静,很少哭闹。据儿科护长介绍,从正面看,他是非常正常的小孩子,五官没有明显的异常,听力视力等也无碍;然而,宝宝背部多处显现黑斑,皮肤杂色、边缘不整、表面不平,还有多个菜花样的肿瘤,最大的有三个,每个都接近儿童拳头大小,且多处糜烂。儿科医生在其背部还发现有明显的手术疤痕。

据前来会诊的叶医生说,病理取材时,发现组织特别脆,一刀下去就像切鱼肉一样,宝宝背部的肿物极有可能是恶性的。在行相关检查和病理检查后,中山六院儿科主任肖昕教授表示,患儿为恶性黑色素瘤的可能性非常大,但患儿如此年幼,且肿瘤如此巨大十分罕见,初步估计患儿应该一出生就已经有此情况。

中山六院为患儿开辟了绿色通道,在病理报告出来之后,由该院医疗副院长彭俊生教授牵头,儿科再次组织了院内皮肤科、肿瘤科、外科、内科就病理等多科会诊。肖昕教授说,当前唯一的办法就是进行手术、后期化疗及生物治疗,不过,患儿情况不容乐观。

勾起市民恻隐之心

现在宝宝已在中山六院安顿下来,儿科病房也第一时间为宝宝设置了爱心募捐箱,广州电视台《G4出动》对宝宝进行了连续报道,并通过微博进行实时关注,勾起很多市民与网友的恻隐之心。还有不少爱心人士专门到医院探望小宝宝。据儿科护长介绍,有位杨姓阿姨专程过来除捐款外,还陪了宝宝两天,陪他一起玩,陪他一起笑,看着他掉眼泪。医院也专门为宝宝开设了爱心账号(用户名: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开户银行:工商银行员村支行 账号:3602 0053 0900 0364 997 注明用途为:为儿科38床弃婴捐款)。

到目前为止,已收到捐助的款项达1万余元,以及婴幼儿用品、玩具和衣物等一批。院方和爱心人士呼吁,请宝宝的父母或知情人士见到报道后能与医院联系,宝宝现在最需要的是父母的爱,希望他能在父母温暖的怀抱中,走完这最后一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