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夫忠告
医学指导/
肛肠外科主治医师 彭慧博士
文/通讯员 简文扬
最近,原本风趣幽默的小林常常是独自坐在办公室的角落里,似乎有什么心事。原来,他跟女朋友吵架了,女朋友嫌他不讲卫生,身体上老有一种臭味。对此,小林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一年前,小林因一些项目要经常陪客户赴宴、饮酒,加之平时爱吃辣椒,渐渐他发现肛门经常肿胀、疼痛,当时以为是“上火”并没在意,没想到过了一段时间,
“臭男人”的根源———肛瘘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广东省胃肠肛门医院)肛肠外科任东林教授说,小林患的是“肛瘘”,有时也称之为“肛漏”,是“肛门直肠瘘”的简称。它的名称是以发病形态命名的。这是因为其症状主要是从肛门周围皮肤上的伤口(瘘口),反反复复、淋漓不断地向外流出脓液、脓血甚至流出粪便,因而称为“漏”。
任东林教授比划着说,人体大肠的末端是直肠,直肠下连着肛管。直肠下端与口径较小的肛管相接,黏膜呈现了8~10个隆起的皱襞。由于肛管黏膜上有许多“陷阱”,因此肛管容易受伤及感染,特别是
双管齐下治疗“肛瘘”
大多数肛瘘是
任教授表示,肛瘘治疗有药物、手术疗法,药物疗法主要为服用中西药、局部坐浴及药物外用,一般可减轻症状,控制炎症,但不能彻底治愈。治愈肛瘘最有效的方法还是手术,越早做效果越好,建议不要错过最佳治疗时间,以免发展为复杂性肛瘘或癌。同时,应排除由结核、肠
恶变不多,但仍要警惕
任教授指出,虽然从大量的临床资料来看,多数肛瘘是不会癌变的,但仍有少数肛瘘病人可发展为恶性病变,特别是近年来,有关肛瘘十年以上恶变为癌的报道增多。其导致癌变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长期的慢性炎症刺激。炎症的长期存在,使得脓性分泌物及粪便从瘘管排出,从而刺激组织细胞异常增生,导致恶性病变。
2、细菌感染。细菌长期存在于瘘管内,特别是绿脓杆菌或结核杆菌感染,可不愈,从而导致癌变。
3、药物刺激。长期、大量使用各种局部外用药,经常刺激局部,导致癌变。
任教授最后强调,肛瘘以预防为主,而预防的关键是注意日常的饮食起居,勿多食辛辣食物及酗酒等。一旦出现肛门肿胀、疼痛,及早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