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新华纵横:网上问诊靠谱吗
媒体报道
阅读:

视频请点击:http://news.xinhuanet.com/video/2012-10/24/c_123865655.htm


 

【节目导视】网上求医问药受追捧(同期:比如说我平时的话有的时候会加班,我就会没有时间去看医生,所以我只能在网上先查好);健康咨询莫入网络陷阱(同期:如果是你吃了这些药有了其它的不良反应以后再找这些医院,它是找不到的)。敬请关注本期节目—《网上问诊靠谱吗》。

    【演播室主持人】生病后足不出户,只需在网上输入自己的症状,从普通的头痛发热到疑难杂症,都会有热心的网上“医师”为你“诊断”,开出“处方”。近年来,“网上问诊”的看病方式悄然兴起,尤其受到年轻人青睐。然而,也有不少人对这种远距离的诊断方式持怀疑态度,这种新兴的看病方式真的靠谱吗?一起来看记者的调查。


    【解说】今年24岁的束婷是一名上海白领,平时工作比较辛苦,每天日程都排得满满的,有时候身体出了些小状况,也没有时间去医院排队求医。在朋友的推荐下,她得知现在网上有很多求医问药的网站,只要输入症状就能得到在线“诊治”。


    【同期】上海白领 束婷:比如说我平时的话有的时候会加班,然后我就会没有时间去看医生,所以我只能在网上先查好。直接去药房买了(药),省的我去医院还要花个时间去排队。


    【解说】不仅如此,现在的手机软件商店也有很多健康类的应用软件,像束婷下载的这款软件就是其中的一种。只要选择出现不适的部位,然后输入其症状,软件会给出相应的处方。不过,这样的处方是否真的靠谱,束婷心里其实也没有太大的把握。


    【同期】上海白领 束婷:我觉得应该说是半信半疑吧,因为就比如说我们常识还能判断的东西我就觉得还是可以相信,但是有的东西我毕竟还是只能带着怀疑的态度去看看吧。


    【解说】不用挂号、不用排长队、不用花钱就能得到“名医”、“专家”的诊断,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各大医院人满为患的今天,像束婷这样尝试在网上咨询自己病情的年轻人不在少数。


    【同期】市民会先(在网上)找一下,先看一下是什么症状,是什么病,然后再买药吃。一般不是算比较严重的情况,反正都是一些小的,没什么大问题的话,网上说的话应该也是可信的对吧,就试一下,没什么所谓的。


    【同期】市民百度之后就那些小毛病的话自己科普一下吧,平时都可以,就是看一下那些经验啊,就自己平时那些饮食啊、习惯改变一下。


    【同期】市民其实上面有很多,可能我也是要去分辨一下,因为答案会有很多,而且可能还是要选择尽量适合自己的,所以说有些我感觉的话,还是有帮助。


    【解说】时下,只要在互联网搜索引擎上输入“医生”、“医院”等关键词,就能轻易找到很多相关网站,其中不乏“名医”、“老专家”坐堂会诊。然而,“网上问诊”在为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有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同期】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综合病区主任 谢汝石就算是(病患与医生)在网上直接文字交流,那这种交流的信息量跟你面对面的这种交流的信息量(不能相提并论),还有这个本身这个病人的,表情啊,就是说以前我们中医讲的“望闻问切”,他所表现出来的一些表象的体症,他(病患)不一定能描述得很好。


    【解说】与此同时,网上开出的药方也是千差万别,内容难辨真伪,有的“处方”甚至耸人听闻。记者登录某求医问药论坛,发现一位“老中医”仅凭患者几句简单的病情描述,就开出有十几味草药的“处方”,并且剂量很大。对此,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综合病区主任谢汝石说,一些病症即便在做完医学检查后尚不能马上确诊,仅凭描述就开“处方”,其可靠性值得怀疑。


    【同期】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综合病区主任 谢汝石(“网上问诊”)如果是作为一种治疗手段或者说是一种建议性的一些东西,我认为是不可取的,因为所能够收集到的证据不够全面。


    【解说】另一方面,网络论坛上为数众多的“医师”“老专家”,是否具备合法行医资质很难判断。记者在某医药网站申请用户名成功后,用化名在“申请专家诊室”页面输入“诊室名称、联系人及电话、诊室设置”等,便轻松地成为“医生会员”。对于一些非正规医院网站的“网络医师”、“专家”身份,谢医生也表示质疑,正规医院的医生很难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在为广大网友“开处方”上,“网上接诊”的“医生”真伪混杂。


    【同期】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综合病区主任 谢汝石肯定存在盲区,你比如说,你来问诊,我下面一堆研究生,这个东西呢,是研究生帮我回答呢?还是我自己亲自回答?这个你考证不了,这个导师有没有回答完以后,(导师)有没有去看一遍呢?这个东西,你也回答不了。


    【解说】此外,“网上问诊”也可能成为一些人推销医疗器械、药品、保健品甚至非法药品的幌子,使不少患者深受其害。


    【同期】山东省济南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医政监督室主任 王孜就说你什么病简单地说一下症状,我(网站)把药第一季度免费给你寄,随后你再从我这里买药。但是如果是你吃了这些药有了其它的不良反应以后再找这些医院,它是找不到的,因为它只有一个联系电话,维权很难。


    【解说】据山东省济南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医政监督室主任王孜介绍,从2008年开始,就接到过病患关于“网上问诊”的投诉。


    【同期】山东省济南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医政监督室主任 王孜在它的网站上说了某某什么路多少号,到实际地址去看的时候,这条路在我们济南市实际上根本就不存在。它有时候在网站上发的一些图片,它的图片往往是这个医院的规模一看就相当地大,而且是某某专科医院,比较大的一个专科医院,那个楼层都很高,我们去看了实际上就是一个很破旧的一个居民楼,根本就没有所谓的医疗机构。


    【解说】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国出台有《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师、中医师个体开业暂行治理办法》等一系列法规规范医疗行为,2009年7月1日正式实施的《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治理办法》,也对医疗保健信息的发布进行了规范,但却没有对网上诊疗的行为做出具体要求。


    【同期】山东省济南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医政监督室主任 王孜网上这种虚拟医疗机构的这个人,只是留了一个电话,他这个身份和他的这个实际的地址,卫生部门根本就查不到,所以这个我们监管就是根本就没法去监管。


    【解说】在网络这个虚拟世界里,如果出现问题,患者将无法找到网上医生,责任很难追究,相关部门也无法对具体的诊疗行为进行调查取证。


    【同期】山东省济南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医政监督室主任 王孜目前第一是缺乏监管依据,它现在这一种证据搜集非常困难,因为它现在在网上的话只是说通过一个QQ的聊天,形成不了一个事实的证据链,所以我们去取证的时候也很难,它就是这个问诊行为或者其它的,也没有病例也没有处方,也没有其他的一些包括他看病的一些收据、发票之类这些东西,都不可能搜集得到,所以处罚也很难。


    【解说】专家表示,“医院上网”将是医院未来服务发展的新趋势,通过院方的网上接待人员对病患的进行分诊,安排患者前往医院某个科室就诊,从而减少病患就医时间。而在目前的情况下,“网上问诊”还需谨慎。


    【同期】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综合病区主任 谢汝石未来我认为(网上问诊)这是一个,应该说是一种扩大医生影响或者说扩大科普的一个方向,但是,不能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去推行。(记者:就是说它替代不了真正的医院。)替代不了,它只能够让这些人对某些疾病的认识,或(加深对)某些医生的技术范围的认知,就是说知道这个人在这方面做的到底怎么样。


    【演播室主持人】“网上问诊”这种诊疗方式确实有着方便、快捷的优势,也是医疗卫生行业发展的方向。但是由于现阶段发展还不完善,存在着鱼龙混杂的情况。在这里我们要给朋友们提个醒,不要过于依赖网络,即使只是做健康咨询,也要警惕,莫掉入网络诊疗的陷阱。好的,感谢收看本期节目,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