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记者黄琼 牟晓翼 陈红艳 黎秋玲 实习生 王朝阳报道 大医院人满为患,社区医院却门可罗雀,大小医院这种冷热不均的尴尬局面由来已久。昨日上午,在省人大分组讨论会上,省人大代表、广州医学院研究生处处长
社区医院服务水平亟需提高
“社区医院要是水平跟上来了,肯定比大医院方便,到时大医院不用排队我都不去了。”刘金保表示,现实生活中,不少人就连感冒、发烧等小毛病都要挤到大医院去,宁愿排队轮候,无论是对医院还是病人,都是一种浪费。
在刘金保看来,对社区医院的硬件要求不需要太高,有基本的医疗条件就好,“不是每家社区医院都要建成三甲医院的标准。”他认为,社区医院的软件水平亟需提高,为什么病人宁愿排队也要挤到大医院?“因为医疗水平高。”因此,他建议对医疗人员的业务水平、服务态度等要进行严格培训。
他建议,由一家二甲、三甲医院负责帮带几家社区医院,对其医疗队伍进行业务指导和培训,提高医疗软实力,同时,组织大医院医生定期下院巡诊。
“大带小”模式天河已实施
对此,张广宁表示赞同,他称2005年时政府就有了这个帮带的理念,但一直未能落实,“我们一直想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这个是重点。”他请代表出谋献策让这个想法得以落实。
省人大代表、市纪委副书记、市监察局局长
刘金保表示,目前广医也承担了全市对社区医生的培训工作,“第一次考核不通过继续培训,第二次考核再通不过就取消医生资格。”
同德围交通规划“确有不周”
“同德围交通疏堵终于有救了,”刘金保说,自己住在同德围10多年,一直为缓解同德围的拥堵四处呼吁,这次他在省人大财政报告中看到,“拓宽西槎路和西湾路的款项已经列入了财政预算,让我们很振奋。”
对此,张广宁坦承,当年在规划同德围时的确考虑不周,“规划一定要纳入交通考虑,”张广宁说,此次在龙归建保障房时特别吸取了同德围的教训,“不能再出现第二个同德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