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卫生部长陈竺:多部委可合并建“大健康部”
媒体报道
阅读:

    8月17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韩启德、桑国卫领衔,400多位专家学者参与、历时3年多完成的《“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在“2012中国卫生论坛”上正式发布。卫生部部长陈竺在代表“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编委会发布报告时提出,涉及人民健康的职能相近部门,如卫生、医疗保障、计划生育、环境保护、体育运动等,可以考虑逐步合并,建立国家健康福利部或国家健康委员会。

  《报告》设定了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目标,并提出了发展的战略重点和行动计划及政策措施建议等。建立“大健康部”就是其8项政策措施建议之一。


  目前,我国大众健康问题涉及多个部委,经常会遇到需要医保和医院沟通合作的情况,但由于两者分属不同部委管辖,在衔接上难免会出现问题。此外,这些部委还各自设置了功能相近的机构,如农村妇幼保健涉及计划生育、卫生行政、疾病预防控制等,这些机构之间也没有合作机制。


  对此,《报告》提出,政出多门,既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也不利于问责制的落实。而大部制的建立,能够为部门之间的协调与跨部门合作带来便利。


  在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谢汝石教授看来,这是一件好事。“第一,该构想证明政府开始重视健康这一重大民生问题。医改的政治推动力增强,医生的地位也会随之提高。第二,如果‘大健康部’构建成功,主管人员地位提高,其影响的社会资源也会增加,医改可能会进行得更加顺利。所以,无论是从完善体制,还是从医生参与政治的积极性角度来讲,‘大健康部’的构建都是有好处的。”


  对于建立“大健康部”,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顾昕教授早在2008年就曾有过构想并进行了相关研究。他指出,当前体制中,卫生部既是医院的管理者,又是监督者。如果未来仍按照这种行政化体系来建设服务提供体系,必定行不通。“构建大部制的前提是扎扎实实地推进管办分开,界定政府职能。即‘大健康部’是扮演监管者的角色,还是管理者的角色。而且,还应妥善解决好各部门之间协调不力的问题。”顾昕表示。


  谢汝石还提到,构建“大健康部”,应着力解决基层医疗与医学教育等基础问题。基础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政策设想再好,实行起来也会困难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