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姨带你回外婆家!”
“小希望”的阿姨将带他回贵阳 羊城晚报记者 蔡弘 通讯员 简文杨 摄
羊城晚报讯 记者夏杨、通讯员简文杨报道:两个半月前,未婚妈妈阿英在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生下早产儿“小希望”后一去不返。而如今,这个备受社会关注的孩子要回家了! 虽然其亲生父母仍杳无音讯,但他的姨妈从贵阳赶来,要接其去外婆家。“无论如何,我们会将他养大成人! ”
未婚妈妈产下婴儿一去不返
今年5 月28 日,贵州打工女阿英(化名)在中山六院产下一子。这个胎龄只有28 周的男婴可谓命运多舛。他出生后就出现气促、呼吸困难等症状。其母亲是个未婚妈妈,在医院里给男友打电话就发生了争吵。她决绝地签字要求医院放弃抢救婴儿。但出于人道精神,医院始终没放弃。
6 月1 日阿英出院时, 她去儿科ICU看过一次孩子,然后就一去不返,连婴儿的名字都没留下。媒体报道(详见羊城晚报7 月26 日、8 月7 日报道)后,“小希望”受到社会各界关注, 很多市民自发来看他,并解囊相助。
在“小希望” 母亲一去不返的两个多月中,医院一直在拨打她留下来的两个电话号码。想收养他的热心市民也拨打过这两个电话。然而阿英的电话一直未通,另一个电话是其姐姐阿晶(化名)的。阿晶之前并不了解妹妹的情况,接到电话后就从贵阳赶来了广州。
“阿英从小性格就很叛逆, 很早就不读书了,一个人出外打工,很少和家人联系。”姐姐阿晶说,妹妹偶尔才和家里联系一下,家人要找她打电话从来都不通。“若不是医院这次联系我,我都不知道妹妹在广州打工。”
把孩子带回老家养大成人
中山六院儿科主任肖昕昨日告诉记者,“小希望”目前已有2.29 公斤重,身体状况整体很好,达到了出院标准。他一再叮咛前来接“小希望”出院的阿晶,回去后还要定期去当地的医院复查。
肖昕说, “小希望”是早产,两周后要查眼底;另外孩子左右心室间有卵圆孔未闭,6 个月后要去医院复查。他补充说:“一般都没问题。”
阿晶说,家人商量,给孩子取名为“袁浩然”,“没有什么深意,就是叫起来顺口,只希望他健康长大”。
“浩然,阿姨要带你去外婆家了! ”说话时,阿晶掉 下泪来。他们家共四口人,父母和她们姊妹俩,她们两个都还没结婚。“没想到妹妹会这样,我父母都非常伤心。”
这两个月期间, 医院的总费用是4 万多,可是阿晶筹来的只有1.8 万元,加上热心市民捐赠的6000 多元,还差1 万多元。阿晶俯身写了一张欠条, 希望尽快还上这笔钱。她表示,这两日就准备带孩子回贵阳。
阿晶说, 以后孩子主要由两位老人带。“我在家附近工作,也会好好照顾他。无论如何,我们一定要把孩子养大成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