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专家/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长、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胃肠肛门外科首席专家、教授汪建平&肿瘤内科主任邓艳红
文/羊城晚报记者 陈辉 通讯员 简文杨
《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15》(以下简称《规范》)不久前公布,在近期由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主办召开的“2015年消化道疾病周”的活动上,作为专家组组长,中山六院胃肠肛门外科首席专家汪建平指出,结直肠癌的筛查是分“三步”走,不同阶段检查项目不同,目的也不同。
STEP1
筛查——粪便隐血、肛门指检
汪建平介绍,结直肠癌在广州市的发病率十年间上升了50%,目前已位居广州市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二位,更令人痛心的是,接近90%患者在发现时已是中晚期,治疗效果差。正因此,对于结直肠癌的高危人群要尽早进行粪便隐血、肛门指检的检查。
肛门指检:在我国直肠癌80%以上在距离肛门8厘米以下发生,很容易通过直肠指检发现。这种方法费用低廉、简单可行,医生能触诊距离肛门8厘米内的直肠,可以当做直肠癌常规的筛查办法。但在临床上,不少人特别不接受这种检查方式,一是觉得检查难受;二是让医生给自己检查肛门,觉得不好意思,其实大可不必介意。
粪便隐血:当消化道出血量较少时,粪便外观可无异常改变,肉眼不能辨认。因此,对疑有消化道慢性出血的患者,应进行粪便隐血检查,是消化道异常的早期预警,对消化道恶性肿瘤(如胃癌、大肠癌、息肉、腺瘤)的早期筛查意义重大。
一般来讲,一级亲属有结直肠癌病史、以往有肠道腺瘤病史、本人有癌症史、有排便习惯改变、符合以下任意2项者(慢性腹泻、慢性便秘、有黏液血便、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史、慢性胆囊炎或胆囊切除史、长期精神压抑)均是结直肠癌的高危人群,当然如果粪便隐血阳性也属于高危人群,应做肠镜检查。
STEP2
诊断——肠镜、CEA、CA199检测
肠镜:如果粪便隐血阳性、肛门指检有异常,则建议尽快进行肠镜检查,肠镜检查时如果发现异常,则直接取样进行进一步病理检查。对于非高危人群,美国医学界提出,50岁的普通人应该做第一次肠镜。而中国人结直肠癌的发病年龄较西方人早12-18年,故也有说法是提倡40岁后做第一次肠镜检查。如果肠镜检查没有发现息肉,可以5-10年后再检查。如发现息肉,则要及时切除并追踪检查。
CEA、CA199检测:在此次《规范》中,特别强调了CEA、CA199检测对于结直肠癌诊断的重要性。汪建平解释,CEA、CA19-9都是和结直肠癌相关的特异性标志物。在未确诊前做可以辅助确诊,但不能作为确诊的依据。此项检查发挥的最重要用途体现在排查术后的复发上。
STEP3
治疗前检查——CT、MRI、PET-CT
确诊是结直肠癌后,还需要做进一步的检查,这是过度医疗吗?这是结直肠癌患者常常会产生的疑问。汪建平介绍,《规范》强调一旦确诊为直肠癌,建议将CT作为重要检查手段,并推荐MRI作为直肠癌常规检查项目。
他解释,通过CT和MRI可以进行术前分期,更清楚地判断肿瘤对于肠系膜、周围淋巴结、远处器官有无转移等情况,对于治疗方案的抉择十分关键。其中,CT看肿瘤有无远处转移会更清楚,而对于肠癌尤其是直肠癌,MRI在肿瘤局部浸润、周围淋巴结转移等情况鉴别和术前分期上更有优势,二者结合来看会更为准确。
胶囊内窥镜 图/东方IC
知多D
阿司匹林或能防肠癌
阿司匹林从最初的止痛药到应用于心血管疾病治疗,一直被广泛使用,现在作为一种有望预防癌症的药物,阿司匹林又再次光环加身。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肿瘤内科主任邓艳红介绍,在权威杂志《新英格兰》中曾刊登过阿司匹林这一类药物可以预防腺瘤的发生,进而预防腺瘤的恶变,而目前欧美有几项调查均显示还可能预防肠癌的复发。其作用机制尚未清楚,可能与炎症肿瘤转化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