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羊城派记者 丰西西
通讯员 简文杨 戴希安
11年前的结直肠癌手术后,福建人吴女士过得非常狼狈:术后三天就出现了吻合口瘘等复杂并发症,直肠出现了一个5厘米的缺口,连大便都无法从肛门排出,只能从阴道流出,另外还有各种炎症、感染等,这些症状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轻,反而越来越加重,令她生不如死。
辗转求医未果,差点放弃的她找到了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肛肠外科任东林教授团队,为了帮吴女士彻底摆脱噩梦般的痛苦生活,任东林团队在全世界首次运用生物补片为她重建直肠壁缺损,经过术后9个月的追踪复查,吴女士的直肠壁缺损修补成功,新直肠功能良好,被疾病困扰了11年的她已经回归了正常生活。
中山六院任东林教授(右一)团队和患者
结直肠切除术后,她陷入噩梦
今年50岁的吴女士自2007年开始就不停地跑医院。2007年4月她被确诊为直肠癌,在当地医院做了直肠癌根治术后,术后3天就开始发现吻合口瘘、反复腹胀、腹痛,经保守治疗后好转。然而,术后第9个月,吴女士开始出现明显的肛门坠胀疼痛不适,伴有阴道的排气排液,不时有粪水粪渣从阴道流出来,而且症状不断加剧。在被当地医院诊断为“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直肠阴道瘘”。任东林表示,吻合口瘘是结直肠癌根治术后一种并不多见的并发症,它与很多原因相关,吴女士还伴随有直肠阴道瘘,即直肠与阴道之间有一个大通道,肠道物会通过阴道排出体外,对于女性患者而言,几乎无生存质量可言。
2008年初,当地医院给她行了“剖腹探查+回肠造口术”。粪便转流术后虽然暂时解除了粪水粪渣自阴道排出的问题,但肛门坠胀疼痛的症状却经常发作,经常有感染的坏死组织从阴道排出来。于是,吴女士又开始穿梭于各大医院的病房及门诊,在过去的8年间,她曾在多家医院行多次经阴道、经肛门、经会阴“直肠阴道瘘修补术”,大大小小的手术具体有多少次,她也记不清了。尽管如此,直肠阴道瘘并局部感染的症状仍一直存在。
吴女士说,奔波治病让她放弃了原本前景好收入高的工作,靠着家人的鼓励勉强支撑到了今天。
保守治疗已无效,医生冒险手术改变命运
2017年6月,几乎要放弃自己的吴女士找到了中山六院中西医结合肛肠外科,我国著名肛肠外科专家任东林教授团队为其做了详细检查,发现吴女士的病情比想象中的更加严重,除了明显的直肠吻合瘘和直肠阴道瘘外,中上段直肠重度管状狭窄、回肠造口重度脱垂等。
“这时候,保守治疗已经不能起作用了,只能做手术治疗。”任东林说,对于有过多次手术史的吴女士来说,再次手术难度大、风险高,对于医生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在经过反复讨论后,任东林教授团队选择了能够有效处理病变、又对病人能够起到保护作用的手术方式:经骶尾侧方切口,这是对主刀医生要求极高的一种手术方式,医生把难题留给了自己。
“她已经无法承受传统手术入口了,从骶骨尾部入手,可以最大程度保留患者的排便功能。”任东林教授表示,更大的难题还在手术中。“直肠狭窄段几乎已被纤维疤痕取代,清除疤痕后发现,直肠后壁缺损长达5厘米以上,如何修补呢?”任东林教授团队创新性运用了生物补片的方式,这种原本用于疝气修补的特殊材料,被精心放置在了吴女士体内的缺口处,医生告诉记者,生物补片更多的是支架作用,自体组织会沿着补片“爬行”生长,长出一段新的直肠,补片最后也会“肌化”,变成自身的一部分。经过术后3、6、9个月的严密随访,吴女士恢复良好,恢复正常排便,摆脱了多年顽疾的困扰。
经查文献,这是世界上首例运用生物补片重建直肠壁大面积缺损成功的病例。任东林表示,在吴女士这种条件这么恶劣的病例身上,这样的修复方式都能恢复得很好,那么,这种创新性的修补方式将为未来肠道修复、重建等治疗起到参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