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那位为患者掏粪、与胰腺癌抗争的王磊教授离开我们158天了
媒体报道
阅读:

新快报讯 记者梁瑜 通讯员简文杨 李饶尧报道 " 他用一生写就了宽厚的医者仁心故事,他把全部身心奉献给了医学,他是我们的骄傲和榜样!"12 月 4 日,由中山大学党委宣传部主办、中共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委员会承办的 " 王磊同志先进事迹宣讲报告会 " 在中大南校区梁銶琚堂举办。在新快报第二季 " 好医生好故事 " 特别奖获得者王磊教授逝世的第 158 天,中山六院人以一场特别的报告会来缅怀他。报告会采用报告结合情景剧再现的形式演绎,演员来自附属六院各个科室,既有曾与王磊同志并肩奋斗的医护同事,更有不忘王磊同志深切教诲的学生,再现一幕幕王磊同志生前曾倾注最多心血的场景。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院长文卫平在报告会上致辞表示,王磊是国内知名的胃肠肛门外科专家。他所带领的放射性肠炎诊疗团队管理着国内规模最大的放射性肠炎诊疗中心,收治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各类复杂放射性肠道损伤患者 500 余例;原创的直肠癌扩大左半切除新术式—— " 天河术式 " 受到医疗界极大关注,相关领域的研究有效推动了国内结直肠癌预防与诊治的技术发展,曾作为第三完成人获 2016 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完成人获 2018 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获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个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广东省特支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岭南名医、" 新时代中大力量 " 典型人物等称号。2018 年初,王磊教授被确诊为胰腺癌晚期,面对死亡率极高的 " 癌中之王 ",他选择了不退缩、不放弃,说出了 " 我或许无法延长生命的长度,但是我可以主宰生命的厚度 " 的名句。

中山大学党委副书记余敏斌发表讲话称,作为医者,王磊仁心仁术一切以患者为先,为师者蜡炬成灰,以人才培养为己任;作为探索者,他将 " 冷门 " 研究领域做到世界闻名;作为为创业者,他呕心沥血共铸现代化三甲医院。他称,这场报告会,既是为追忆王磊同志、树立先进典型,以 " 身边人 " 讲述 " 身边事 ",激励广大党员干部见贤思齐、真抓实干,在学校建设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也是扎实推进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 主题教育的题中之义。

报告会上,曾经担任王磊教授联系秘书的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党委办公室的刘畅回忆了王磊教授的一些医患故事。曾经有一位患者,叫做陈兴明,他的双臂没有手掌,右眼重度残疾,又罹患了直肠癌。当时王磊教授接诊了他,在为他设计治疗方案后,考虑他难以承担高昂的治疗费,王磊教授不但自己带头捐款,还在媒体上呼吁大家一起帮助这位挑起家庭生活重担的重度残疾患者。最后,既筹集到了医疗费,还帮助他在保肛保功能的情况下解除了癌症威胁。

还有一位来自云浮的患者,叫阿平,他因为肠道不舒服,慕名来到中山六院找到王磊教授。手术的时候,他的状况让在场所有医生触目惊心,足足几十斤粪便挤满了肠道。作为教授级的医生,王磊教授没有丝毫闪躲,首先上前默默地为患者清理干净。他曾经对科室的医生们说:" 作为一名胃肠科的医生,我们要有‘掏粪工’的精神与定位。"

王磊教授曾经说过 " 我就是力所能及的,看看还能为国家、为医院再做点什么 "" 在真正倒下之前,我要让每一天都过得有价值 "……

原文链接:https://app.myzaker.com/news/article.php?pk=5de86752b15ec054e02eb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