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健康头条】常年腹痛腹泻要当心!该怎么保护你,我的大肠~
媒体报道
阅读:

溃疡性结肠炎可根据累及部位分为图中四个类型。

这两天,大肠病变引发的健康问题备受全球关注。

8月28日,现年66岁的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官邸召开记者会,宣布辞去首相一职。他在发布会上表示,自己8月份已经确诊溃疡性大肠炎复发。

电影《黑豹》男演员查德维克·博斯曼在与结肠癌斗争4年后,于当地时间8月28日在洛杉矶家中去世,年仅43岁。

安倍得的到底是什么疾病?平时如何维护自己的大肠健康?Plus君请来了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郅敏主任医师。

需要重视的“绿色癌症”

溃疡性结肠炎是什么?郅敏介绍,炎症性肠病分为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简称“溃结”,肠道的炎症累及直肠以及结肠,病变主要限于大肠黏膜与黏膜下层。其病因依然不明,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相互影响被认为是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的主要原因。

而在日本,许多的人因为安倍晋三而认识溃疡性结肠炎这个病,故干脆称其为“安倍肠炎”。实际上,这不是安倍第一次因为溃疡性结肠炎病发而辞职,早在执掌第一任内阁的2007年,是年53岁安倍就因为溃疡结肠炎症状加重辞去了刚任职1年的首相职务。而时间再往前追溯,安倍晋三在17岁时就患上了溃疡性结肠炎。

“17—66岁,我们可以看出,溃疡性结肠炎这个病最重要的特点之一——病程迁延不愈。”郅敏说,但从另一个角度思考,即便溃疡性结肠炎难以治愈,但只要控制得当,也可以像常人般生活。

郅敏介绍,溃疡性结肠炎最常发生于青壮年期,临床表现为持续或反复发作的腹泻、黏液脓血便伴腹痛、里急后重等消化道症状,病程多在4—6周以上。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口腔反复溃疡、外周关节炎等肠外表现以及衰弱、贫血、消瘦等全身表现。其中,黏液脓血便是溃疡性结肠炎最常见的症状。症状轻的患者每日可排便2-4次,重者可以达每日10次以上。

“70%左右溃疡性结肠炎的症状都是轻度的,许多患者,包括中度患者,都可以在门诊接受药物治疗,根据病变范围和病情活动程度选择药物类型和剂型,需要坚持用药。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目标是控制症状,改善生活质量。”郅敏说,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在内的炎性肠病曾被称为“绿色癌症”,原因是它是一个慢性的终身性疾病,虽然不会像癌症那样容易面临生命危险,但需要终身药物治疗和严格的管理。

常年腹痛腹泻要当心

大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黑豹”因结肠癌去世令人惋惜,也给大家的健康敲响了警钟。

大肠癌是近年来广州市发病率增长最快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大肠癌早期很少出现明显腹痛腹胀等症状,至少80%~95%的大肠癌都是从肠息肉一步一步发展的。如果能在早期就发现病变,患者的5年生存率其实可以到达80%~90%。然而,在临床上,我国大肠癌早期确诊的比例仅为5%~10%,多数大肠癌患者被发现时已是中晚期。

医生建议,如果出现了长期便秘、腹痛、消瘦、便血、腹泻便秘交替出现、贫血等症状,要及时去医院进行大肠癌的检查。对于45岁以上、有既往病史、有结直肠癌或息肉家族史等高危人群来说,早期的定期筛查非常重要。

广州市从2015年开始对50至74岁常住居民(包括本市户籍及本市住满6个月及以上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开展大肠癌免费筛查。市民可参与广州市大肠癌筛查项目,具体可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咨询,或拨打12320卫生热线,也可访问市疾控网站http://www.gzcdc.org.cn获取资讯。

【记者】朱晓枫

【通讯员】简文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