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农村报】结直肠癌新辅助免疫治疗效果理想
媒体报道
阅读:

  南方农村报讯 (记者江玲 通讯员戴希安 胡华斌)

  10月21日,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肿瘤中心主任邓艳红教授牵头开展的“新辅助特瑞普利单抗(PD-1抑制剂)联合或不联合塞来昔布(COX-2抑制剂)治疗错配修复蛋白缺陷(dMMR)或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的局部进展期结直肠癌的单中心、平行、非对照、随机、II期临床试验”的近期疗效结果在《柳叶刀-胃肠病学与肝脏病学》在线发表。该新辅助免疫治疗策略对于dMMR/MSI-H直肠癌患者的器官功能保护以及体力较弱的结肠癌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根据结直肠癌的发生机制,可以分为染色体不稳定型和微卫星不稳定型。既往研究报道微卫星高度不稳定型的结直肠癌由于具有高的肿瘤突变负荷和大量的淋巴细胞浸润,对以PD-1单抗为代表的免疫治疗较为敏感,且越早使用获益越大。
  中山六院开展的此项PICC研究是全球首个报道的术前使用抗PD-1单克隆抗体单药或联合COX-2抑制剂治疗dMMR/MSI-H的局部进展期结直肠癌患者的前瞻性临床试验。研究结果显示,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塞来昔布组患者的病理完全缓解率(pCR)高达88%,特瑞普利单抗单药治疗组的pCR率为65%,这意味着有88%和65%的患者在接受研究方案规定的6个周期(3个月)新辅助免疫治疗后,在手术切除的原发肿瘤样本和所有采样的区域淋巴结中已经没有任何肿瘤细胞残留。
  相比之下,传统新辅助化疗或放化疗的pCR率仅为9%-25%。研究证实了dMMR/MSI-H患者术前接受PD-1单抗特瑞普利单抗的高效性和安全性,为这部分患者术前使用PD-1单抗治疗提供了循证医学证据。


原文链接:http://epaper.nfncb.cn/nfnc/content/20211023/Articel06003MT.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