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汕尾的庄伯今年72岁,幼年时因外伤导致胸腰椎断裂、脊柱畸形,身高仅1.28米。近日,他被确诊直肠癌,辗转多家医院,却因手术难度过大而未能手术。
脊柱畸形的庄伯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肛肠外科首席专家任东林、副主任林宏城团队,联合呼吸内科、麻醉科、心血管内科、重症医学科、脊柱骨科等多学科,突破重重难关,为庄伯成功摘除直肠肿瘤。由于庄伯胸腹畸形、空间狭小,医生一度只能“单手”进行手术。
实际上,腹腔镜手术是比较理想的解决方法,其手术较为精细,出血量较少,淋巴结的清扫也更彻底,但庄伯的肿瘤大小近4cm,不适合用腹腔镜切除。
同时,庄伯的年龄偏大,胸腰椎严重畸形,基础疾病多,心肺功能欠佳,还合并左肾萎缩、几近无功能。种种困难叠加,更考验整个医疗团队的水平及手术配合熟练程度。
庄伯的脊柱明显畸形
“知道很难,但不知道这么难!”回忆手术过程,林宏城不由得感叹。
手术当天,由于庄伯的脊柱畸形,护理团队要将他摆放至犹如“葛优躺”的体位;庄伯的胸廓垂直纵径比正常人短,呈横形膨大,麻醉过程需在可视喉镜下控制插管深度,避免过深。
庄伯的腹部只有一个巴掌大小,即便术中使用了切口牵开器,也只能容纳单手进入腹腔操作;加上庄伯近似于端坐体位,肝脏受重力作用占据一半的腹腔体积,腹部内胃、小肠及横结肠等纠结成团,导致盆腔空间更为狭小;其直肠肿瘤位置低,但由于体位受限导致双足无法很好地打开,盆腔游离及经肛放置吻合器更为困难。
历经4个小时,手术团队成功切除了导致庄伯便血的肿瘤,保留了肛门,避免了临时性造口。在拔除气管插管后,庄伯在重症医学科仅观察了一晚就回到普通病房,术后第5天已能进食并自主下地活动。
庄伯及家属向医护团队赠送牌匾
“临床上,早期结直肠癌可通过手术治疗获得良好效果,五年生存率超过90%。”林宏城表示,随着城市现代化程度提高,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的改变,鸡鸭鱼肉等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食物摄入增多,及人口老龄化进程,结直肠肿瘤高发的问题将越来越突出。他提醒,市民发现自己有排便习惯改变、腹部胀痛不适、便血、贫血等症状时,应尽早到正规医院就诊。
【记者】钟哲
【通讯员】简文杨 戴希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