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医plus】粪便移植治疗肥胖症、肠炎,肠道病毒、真菌也发挥了作用
媒体报道
阅读:

大家知道益生菌有益肠道健康,其实,在肠道微生态里,除了细菌之外,还有大量的病毒和真菌,在粪便微生物移植(FMT)治疗肠道微生态紊乱同样具有良好的效果。近日,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受国际著名期刊Lancet子刊Lancet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 邀稿,以第一单位在线发表了一篇综述,详细阐述了肠道病毒和真菌在粪便微生物移植治疗不同疾病的作用。

中山六院研究员左涛介绍,人体多种疾病如艰难梭菌感染、肥胖症、2 型糖尿病、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炎症性肠病等,与肠道微生态紊乱密切相关。粪便微生物移植治疗是通过移植健康供体的粪便微生物制备液至患者肠道中,以达到重置患者肠道微生态、治疗疾病的目的。

近年研究发现,肠道病毒群和真菌群在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发生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尤其是在粪便微生物移植治疗发挥了确切疗效。该综述详细阐述了肠道病毒群和真菌群在粪便微生物移植治疗不同疾病中扮演的不同角色,同时阐述了病毒群和真菌群的移植对宿主带来的利弊。其中,噬菌体(细菌病毒)的移植和念珠菌(真菌)的移植在粪便微生物移植治疗中扮演了尤其重要的角色。

病毒以及细菌移植已被证明与多种疾病的疗效相关,包括艰难梭菌感染、炎症性肠病和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2019 年以来,已经有一些使用无菌粪便滤液和粪便病毒移植的研究阐述肠道病毒组在疾病治疗中的作用,包括肥胖症、2 型糖尿病、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和抗生素后微生物群失调等。

据介绍,人类肠道病毒组主要包括原核病毒(主要是噬菌体)和真核病毒,健康的肠道病毒组由温和型噬菌体控制。另外,人体胃肠道含有丰富的真菌,统称肠道真菌群,宏基因组测序显示真菌约占肠道微生物群的0.1%。研究表明,肠道含有超过 50种真菌属,其中念珠菌属、酵母菌属、枝孢菌属和马拉色菌属最丰富。肠道常驻真菌与肠道细菌具有共生和拮抗性,共同塑造宿主免疫力。肠道真菌群失调在各种疾病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的作用。这表明靶向肠道真菌群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治疗方法。

左涛表示,粪便微生物移植治疗疾病的主要功效是依靠复杂的“人体细菌群-病毒群-真菌群-宿主免疫互作”来实现。在未来的基础研究和转化研究中,将会进一步揭示真菌和病毒在疾病治疗中的作用,由此指导进一步的临床转化。

【记者】江玲

【通讯员】简文杨 戴希安

原文链接: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203/16/c6310000.html?colID=6349&firstColID=6349&appversion=8600&from=weChatMes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