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医plus】晚期肝癌无法手术?转化治疗重获生机
媒体报道
阅读:

“真是太感谢了,你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近日,在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肝胆胰脾外科,43岁的刘先生对医护人员反复致谢。

此前,他因罹患晚期肝癌已错过手术机会,该院肝胆胰脾外科专家通过“靶向联合免疫+介入治疗”的转化治疗方案,成功将初诊时“不可切除”的肝癌转化为“可切除”,且术后病理显示病灶内无残存的肝癌细胞,患者目前恢复良好。

肝胆胰脾外科万云乐、李国林团队为患者成功切除肝脏肿瘤。

靶向免疫+介入缩瘤

刘先生平素身体强健,一次摔跤后出现上腹部剧痛,在医院全面检查后,发现腹部藏着一枚“夺命炸弹”——肝尾状叶巨大肝癌伴左肝转移,肿瘤体积巨大。

进一步检查发现,刘先生的肝脏肿瘤内部还在出血!由于患者乙肝病毒感染多年,肝硬化严重导致肝储备功能受到严重破坏,如果此时施行肝脏肿瘤切除术,手术风险极大,也极其容易出现围手术期肝功能衰竭或无法彻底切除肿瘤的情况。

中山六院肝胆胰脾外科副主任李国林副主任医师表示,手术切除是肝癌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重要手段,但是,很多患者发现时就是中晚期,无法通过手术实现肿瘤根治,需要先通过靶免药物治疗、介入治疗以及放疗等转化治疗的手段,为后期手术创造机会。

经过肝胆胰脾外科系统全面的评估后,刘先生接受了靶向联合免疫+介入的治疗方案。两个治疗周期后,肿瘤体积显著缩小,肿瘤指标AFP呈显著下降,乙肝病毒DNA拷贝数接近正常,肝功能也得到了极大改善。

精准治疗前后肝脏肿瘤的变化。

经再次充分评估及准备后,万云乐、李国林团队成功为刘先生切除了肿瘤。经化验,手术中切下的肝脏肿瘤组织内为广泛坏死,肿瘤病灶内无残存的肝癌细胞,这也意味着前期的转化治疗使肿瘤获得了病理学的完全缓解。

“切下来没有发现肿瘤?没搞错吧?”得知术后病理结果的刘先生也是又惊又喜。术后第8天,他顺利办理了出院,目前随访情况良好。

上腹胀痛乏力要重视

为何患者一发现就已经是中晚期肝癌?对此,该院肝胆胰脾外科主任万云乐主任医师表示,早期肝癌通常表现为上腹闷胀、腹痛、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多数人以为只是“消化不良”、“胃炎”等小问题,等后期有明显肝疼、腹水、黄疸等表现时,大部分已经到了中晚期。另一方面,肝脏具有强大的代偿功能,体检肝功能检查没问题不等于“万事大吉”,要结合影像学检查综合评估。

李国林强调,随着医疗手段发展,药物更新换代,中晚期肝癌的治疗效果有了明显提高,拯救了许多家庭。患者不应轻言放弃,而应积极进行系统治疗,以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对肝癌高危人群的筛查与监测,有助于肝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提高肝癌疗效的关键。这类高危人群主要包括乙型肝炎病毒(HBV)和/或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过度饮酒、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硬化以及有肝癌家族史等人群。

李国林提醒,肝癌术后需要注意规律服药,对于有乙型肝炎的患者,更应该坚持终身抗病毒治疗,规律复查随诊,清淡饮食、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相应治疗。

【记者】江玲

【通讯员】简文杨 戴希安

原文链接: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203/21/c6324839.html?colID=6349&date=bnVsbA==&code=200&evidence=448e6f9f-46e5-4a78-a0c2-a79304249ee9&firstColID=6349&appversion=8610&from=weChatMessage&layer=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