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防治周 我想对你说
4月15日-21日是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在这个特别的日子,我们邀请5位肿瘤患者及家人分享(陪伴家人)走过抗癌路他们最想说的话:有踩过的坑,有教科书级别的抗癌经验,也有从三次肿瘤重击走出的心路历程……抗癌路上,你并不孤单。
讲述者:杨阿姨 54岁
在治疗方式选择上,没有听从医生的建议,是我们踩得最大的“坑”。
2019年春天,我丈夫忽然说自己上厕所的时候感觉有些不一样,总有大便不尽的感觉。后来他描述自己的症状愈发严重,粪便的形状很细,还时有便血的情况发生,我们才意识到,情况可能不太妙。前往广州经过一周的检查,专家确诊我丈夫患上了肠癌,而且是中晚期,当时我们感觉“天都塌了”。
之前只听说癌症是绝症,治疗效果差、化疗非常痛苦,而且医疗费用还很高,当时我们一点儿主意都没有。据当时医生的描述,如果进行药物治疗和放疗的话,有机会控制肿瘤恶化,等肿瘤缩小后再做手术。但由于肿瘤离肛门口很近,有可能保不住肛门,要做永久的造口。
我至今都记得丈夫当时的神态。他说,如果以后的生活要带着粪袋、用人工造口从肚子上排便,还不如死了算了。在“保肛”和“保命”之间,我丈夫笃定地选择了保肛。
很多专家得知情况后曾来劝说我们,希望我的丈夫尽快接受药物治疗,控制肿瘤的蔓延。但是丈夫当时的态度异常坚决,害怕化疗带来的掉头发、呕吐等痛苦,更害怕手术失去肛门、没有尊严。我也缺乏相关的知识,实在拗不过,只好由着他进行保守治疗。
选择保守治疗后,我们拿着医生开的药回到老家。丈夫的身体每况愈下。大便不畅、便血、恶心呕吐一天天加重,食欲也越来越差。
丈夫本来不希望自己的病被亲戚、朋友知晓,但他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大家还是或多或少了解到了他的病情。很多亲戚推荐了治疗肿瘤的中医,送来了一些乡下的偏方。尽管有医生开的药,我们还是照单全收了,希望能让丈夫稍感舒适一些。
2020年年初,丈夫肠癌引发了肠梗阻,出现了腹胀、便秘、阵发性绞痛,肿瘤也转移至肝脏,引起多种症状……丈夫当时非常痛苦。我们返回广州,请求医生进行手术。丈夫当时哽咽着祈求“我不管什么能不能保肛了,我想活命”,可是一切都晚了。
前后一年多的时间,现在回头再看我们做错了太多。对病情不重视、不相信大医院的医生、轻信偏方……我认为我们踩得最大的“坑”还是当时缺乏相关的知识,以为癌症就是绝症,以为放化疗对身体危害很大,一味想着保肛却忽视保命。等到后悔的时候,却也于事无补了。
医生点评:张剑威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医师
癌症并非“无可救药”的绝症。现在提倡多学科综合治疗、全程管理的施治理念,我们已经帮助不少肿瘤患者平安健康地生存了三年、五年、十年,甚至完全治愈。从肿瘤治疗的角度来看,我们最大的治疗原则就是“根治”。不能因为要保留肛门就放任肿瘤扩散。对于直肠癌,如果是适合免疫治疗的特殊类型的患者,通过术前免疫治疗,有60%-70%的患者肿瘤可完全消失,免于手术,达到保肛、保功能的目的。而对于不适合免疫治疗的患者,通过术前放化疗,也有30%左右的患者肿瘤完全消失,保住肛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