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卫生在线】耳朵里长满“白点”,奇痒无比!真凶竟是……
媒体报道
阅读:

睡觉时

蚊子、蟑螂,甚至是蜈蚣

爬进耳朵的事时有发生

但异物并不止它们


接连一周右耳奇痒无比

近日,寝食难安的陆先生

来到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耳鼻咽喉科、头颈科/甲状腺外科就诊


经电耳镜和耳内镜检查

肉眼可见陆先生的

外耳道及鼓膜处有很多散在白点

定睛一看

竟是在蠕动的螨虫


图片


“患者最近养了猫,耳道里的‘白点’极有可能是猫身上的螨虫导致。同时,也对此做了对症治疗。”该院耳鼻咽喉科、头颈科/甲状腺外科主任刘天润介绍,尽管耳道螨虫较为少见,但外耳道异物是耳鼻咽喉科最常见的急症之一。


一般来说,外耳道异物的类型分为非生物性异物、植物性异物和动物性异物。


非生物性异物

多见于儿童,常见有珠粒、玩具等各种小物件塞入外耳道;另外,成人也可能因外伤、沙滩嬉戏等原因,导致泥沙、石土等落入外耳道,或挖耳后不慎将棉签头遗落耳道。


较大的异物容易阻塞外耳道或累及鼓膜,压迫周围组织,继发感染,而后引起耳闷、耳痛、耳鸣、听力下降、反射性咳嗽、眩晕,严重者可导致外耳道炎、外耳道血肿或鼓膜穿孔等。


植物性异物

包括豆类,以及谷类、豆类的种籽等。


植物性异物可释放出油性物,刺激耳道皮肤引起炎性反应,或因温度及湿度较高而膨胀,压迫耳道引起外耳道感染。


动物性异物

包括各类小飞虫或小爬虫,其中蚊子、蟑螂较为常见。


动物性异物在外耳道内爬行活动容易引起患者恐慌,若自行挖耳掏取可能导致耳道进一步损伤以及鼓膜损伤。少数动物性异物即使被取出,仍可引起严重的颞骨内外并发症,这可能与局部过敏反应或虫刺毒性有关。

耳朵里进了东西,怎么办?


刘天润表示,要根据异物的种类,选取相应方法进行异物取出。如果是非动物性异物,可以尝试将患耳偏向低处,单脚跳将异物“跳”出来;不小心有水入耳,也可单腿跳或用棉签吸干。


刘天润提醒,异物入耳,尤其是活昆虫,大家千万不要自行掏挖、硬取,要第一时间前往医院就诊,以避免将异物推向深处,损伤耳道和鼓膜。“较之传统方式,耳内镜下诊治外耳道异物,不仅可以清晰辨别异物的种类、形状,还可以观察到异物与外耳道及鼓膜的毗邻关系,评估外耳道及鼓膜的损伤程度,大多能一次性取出。”


值得一提的是,预防昆虫入耳,最根本有效的方法,就是保持生活环境清爽,尤其是将卧室打扫干净,避免昆虫和人体有共居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