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结直肠癌发病率不断攀升,全球发病率排名第三,致死率排名第二。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全球癌症统计(GLOBOCAN 2020)估算,2020年全球结直肠癌新发病例数为190万,死亡数为93.5万;全国结直肠癌发病率为28.96/10万,死亡率为14.08/10万,分别位居癌症发病和死亡的第3和5位。结直肠癌是全国及全球主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近年来,广东地区结直肠癌发病率也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
结直肠癌发病率不断攀升,亟需进一步提高结直肠癌规范诊疗水平。9月23日上午,由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23版)》(以下简称《规范》)编委会主办,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和前海人寿广州总医院承办的《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23版)》新闻发布会于广州举行。
2023版《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发布
2023版《规范》在2020版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新,除了借鉴国际指南的最新内容,还更深度融合了我国的国情和临床实践,综合了我国结直肠癌领域近年来的显著进展和充实的循证医学证据。内容覆盖了结直肠癌的外科治疗、内科治疗、放疗、影像学检查、病理学评估等多个学科领域。
如:外科治疗部分,主要对早期结直肠癌追加根治性手术的指征、机器人手术以及TAMIS、NOSES等创新术式的应用进行了具体的说明。同时更新了结直肠癌腹膜转移的治疗策略。内科治疗部分,新增了新辅助免疫治疗的适应症以及NTRK抑制剂的应用指征。
放疗部分,参考了CACA指南,进一步明确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的危险分层以及术后豁免放疗的适应征等。影像诊断部分,更新了直肠癌新辅助化疗后的检查策略以及超低位直肠癌的MRI及诊断。病理学评估部分,更新了高级别异型增生/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定义,同时,强调了MMR/MSI检测时机、项目及方法。
此外,为了提高2023版《规范》的实用性,特绘制12个相关诊疗流程图,以协助医生更清晰地了解在不同情况下的最佳临床实践,进而提高了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汪建平教授
与会专家认为,我国在肠癌早筛方面与结直肠癌防治水平发达的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规范》编写外科组组长、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荣誉院长汪建平教授指出,如今政府非常重视肠癌早筛,希望大家都能积极参与各类权威机构组织的早期癌症筛查,对于普通人群,应该在45岁做人生第一次肠镜,无异常就此后每1-5年做一次肠镜。
《规范》编写组组长、北京大学首钢医院院长顾晋建议,与普通人群不同的是,如果家族内有两位或以上的成员有结直肠癌病史,其他的家族成员要将早筛的起始年龄提前十年,比如最年轻结直肠癌家族成员是在45岁发病,那么其他成员的第一次肠癌筛查要提前到3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