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成一致!珠中江和粤西地区胃肠外科ERAS专家共识研讨会顺利举行 | 第九届广州GZDDW
医院动态
阅读:

1月7日下午,由《中华胃肠外科杂志》、《中华炎性肠病杂志》、Gastroenterology Report联合主办的第九届广州消化道疾病周珠中江和粤西地区胃肠外科ERAS专家共识研讨会在广州隆重举行。





会议现场众位大咖汇集一堂,共同探讨胃肠外科ERAS各中心目前的执行流程现状及临床实践问题。



汪建平校长开场致辞


会议开始,我院荣誉院长、大会主席汪建平教授对中珠江及粤西地区的ERAS医疗中心予以高度赞扬,同时对此次多中心专家研讨会的参会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希望大家能通过此次交流平台互相交流,有所收获,共同进步。






大会主持窦若虚主任对线上线下参会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同时也表示希望大湾区各家医疗中心能有更多的学术交流、更紧密的医疗合作,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汇报现场



首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陈创奇教授带来“胃肠外科ERAS执行流程的本土化”授课。



陈创奇教授授课


陈教授从ERAS的理念及发展史出发,简述ERAS的核心理念及理想目标,重点讲解了ERAS执行本土化的各类注意事项,并指出术前、术中、术后不同阶段的重要作用。


陈创奇表示,术前医护人员的宣教,营养补充和肠道准备;术中的优化麻醉,医护麻联动;术后多模式镇痛以及有效的营养支持都可以提高手术质量、促进病人身体恢复、缩短住院时间。







此外,陈创奇特地为大家讲授了ERAS执行本土化的十大争议。


虽然国外指南和共识很多,但在本土化的执行过程中应特别注意无应激、无痛、无风险。


最后,陈创奇表示,需要重视ERAS新理念,给病人带来更多的获益。



接下来,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窦若虚主任分享了本院多学科术后增强康复的执行经验。




窦若虚谈到,学科协作上包括外科、护理、麻醉、营养、药学及康复的多学科联动,同时ERAS推动的活动包括胃肠肿瘤MDT、ERAS多学科交流、疑难病例讨论、外科护理一体化教学查房等。






窦主任再次强调了执行ERAS过程中贯穿整个围术期的各类注意事项。经由多模式干预,可提高手术质量、减少并发症。通过对ERAS的执行,常规病人术后3天可出院,部分病人1-2天可达到出院标准。







专家共识研讨会上,线上、线下各医疗中心大咖各抒己见,从围术期营养支持、术前宣教、肠道准备、多模式镇痛、鼻胃管留置、运动康复等多个角度带来精彩的课题演说,并对目前各中心胃肠外科ERAS执行流程的经验做了不同的分享和讨论。



会议尾声,《中华胃肠外科杂志》的汪挺主任对今天的会议进行总结并对以后加速康复外科的发展做出展望。


汪挺主任总结


他讲到,今天的学术交流非常成功,ERAS讲究这样一个理念:任何有助于减少患者应激、使患者得到更多获益的举措,都可以放到ERAS的体系中;但是ERAS的规范化、本土化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


今天各中心的分享为ERAS在中珠江地区的推广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中华胃肠外科杂志》接下来也会全力推动ERAS临床循证的诞生,希望EARS在中珠江及粤西地区能有进一步的发展。




本次研讨会为加速康复外科临床工作及科研工作搭建了良好的交流平台。


通过此次会议,各中心医院发挥各自优势,促进多学科之间的交流合作,于此同时,大家也收获了宝贵的经验,增进了友谊,为ERAS执行本土化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